更新时间:07-28信息来源:中国链
为进一步规范设置徐福未来城道路名称,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地名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本着“尊重历史、体现人文、突出特色、易记易懂”原则,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徐福未来城17条主次干道道路名称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望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踊跃参与。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通过“赣榆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进行权威发布,面向全社会进行网络征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联系人任月,联系方式0518—80631860。由主办方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征集作品进行评选,同时在“赣榆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区属媒体公告入围作品,公告结束后,对获奖作品进行奖励。 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严禁抄袭和盗用,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并且每位投稿者需对每条道路名称的由来进行说明。道路名称应新颖简洁、好读易记、用词规范、含义健康,无生僻字和不雅谐音。徐福未来城道路规划命名体现三个原则: 一是体现赣榆历史人文特质,注重文化内涵,传承赣榆历史文化,能够反映赣榆特色,含有本区地理形态、社会特征和文化含量的词语作路名,以体现路名的连贯性、延续性、传承性。 二是体现亲海滨海地域特点,结合区域特点,体现徐福未来城推窗望海、多维观海、互动游海、惬意居海的滨海特色,在浓郁浪漫的海滨风情中,尽享城市之美、景观之美、河海之美、人文之美。 三是体现未来时尚规划特色,立足徐福未来城整体规划,体现城市规划精神和要求,反映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以五大功能区布局结构,区分功能定位,突出板块特征,对各功能区提出路名布局引导,更加富有时代气息,彰显城市特色。 (一)作品征集阶段(7月25日-8月12日):广大市民朋友可以向主办方的投稿邮箱进行投稿,由主办方负责征稿收集及整理汇总。 (二)作品评选阶段(8月15日-8月19日):由主办方牵头,组织领导专家、职能部门、其他相关人员召开专题评审会议,对征集作品进行评审论证。 (三)作品公告阶段(8月22日-8月28日):根据评定作品,在“赣榆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公告,投稿时请作者注明姓名、电话、联系地址。 对本次活动最终入选方案给予适当奖励。其中一等奖1名,奖励现金10000元;二等奖2名,各奖励现金5000元;三等奖5名,各奖励现金1000元;优秀奖10名,精美礼品一份。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主办方享有投稿作品使用权。 附件:1、徐福未来城道路等级及规划图; 2、徐福未来城道路路名征集表。 一、城市次干路2条 道路1:道路全长980米,宽40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 道路2:道路全长2550米,宽30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 二、城市支路15条 道路3:道路全长2500米,宽18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道路4:道路全长570米,宽18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道路5:道路全长3020米,宽1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道路6:道路全长550米,宽1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道路7:道路全长465米,宽1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道路8:道路全长1090米,宽1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道路9:道路全长430米,宽1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道路10:道路全长380米,宽1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道路11:道路全长1080米,宽1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道路12:道路全长800米,宽1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道路13:道路全长205米,宽12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道路14:道路全长230米,宽12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道路15:道路全长260米,宽12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道路16:道路全长200米,宽12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道路17:道路全长220米,宽12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