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株洲链
爱链株洲,链你所爱!

株洲推进 “企业办事不求人” 机制

更新时间:08-13 信息来源:新华社


“企业办事不求人”,近年来在各地都是高频词汇。

在湖南株洲,今年上半年,企业问题办结率达98.29%,满意率99.81%;平均处理时长提速57%,回访好评率100%,均创历史新高。株洲上半年GDP增长6.1%、总量超2000亿元,二季度增长7.3%居全省首位。

通过打造“企业办事不求人”升级版,株洲努力让企业心无旁骛创新创业。

机制升级:让企业诉求有处寻解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企业是主体,也是一线市场感知者。

近年来,株洲坚持实体经济为先,走先进制造业当家之路,而这需要大批创新能力强、有竞争力的企业作支撑。

如何让企业安心发展?株洲的答案是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此前,经过多轮改革,株洲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但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仍需拓宽视野,解决更多新问题。

“企业办事不求人”升级版的推出,开启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赛道。

这项制度的核心是构建“收集-办理-问效”服务体系。具体来说:拓宽渠道,让企业问题收集更全面;优化机制,让办理流程更简洁;强化监督,让办理结果更实在。

在株洲市高新区,从签约到投产,项目服务局为企业疏通全部流程。“我们对每个项目进行全过程统筹,包括系统铺排时间节点,每月调整计划,每周提示事项,每天记录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同时还有专员进行带办或直接代办。”高新区项目服务局局长彭建军说,“在政务大厅,企业可以实现‘只进一张门,不用到处跑’,只需要找我们,不需要分别找部门。”

记者看到,时间节点表上,责任人、待办事项、日期等清晰明了,有些甚至具体到某日上午与下午分别需要做哪些工作。

“原来是我们要去各个部门跑审批,现在是政府的服务团队反过来催我们。”株洲维通利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华说,企业“少跑腿”,才能更加专注创新与市场发展。

多方联动:“圆桌”之上破解难题

每个企业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也不同。

单个问题由对应职能部门负责,而涉及多个部门权责的,又如何协调解决?

“企业办事不求人”升级版中的工作专班机制就是解决方案:通过每季度召开专题调度会、分产业举办主题座谈会,专班面向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管面对面收集诉求,分类解决;若遇复杂难题,则提交“圆桌会议”处理。

“圆桌会议”中都有谁?不仅有广大企业家,还有市县主要领导及涉企部门。

“存在什么难题?是什么原因?有什么解决方法?”这是在调度会和“圆桌会议” 中常听到的问题。前两个问题,主要面向企业,既是调研摸底,也是问诊把脉;后一个问题,主要抛给相关部门,寻计问策,开方开药。

一次会议上,株洲欧科亿数控精密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反映了融资、出行等多个难题。为此,天元区专班组织5家单位“企业约见”,现场答复并拿出方案。经协调,3家银行额外授信5.8亿元,已投放1亿余元。

针对株洲诸睦生物能源公司进厂公路失修并制约产能问题,“企业办事不求人”专班协同交通部门,3日完成勘查调研,7个工作日借“政企村”模式完成论证申报,推动道路纳入2025省级计划,项目完工后,预计提升企业运输效率40%、降本50万元,还解决周边2000余人出行难。

清单越来越长,企业的获得感也更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专班召开42场问题协调会,精准对接40余家重点企业,解决80余项诉求。

理念革新:从“政府思维”转向“企业视角”

经过多年的完善,“企业办事不求人”机制已从“政府思维” 转向了“企业视角”,并以企业的满意感衡量改革实效。

该机制设立了问题100%回访的制度,对“企业不满意”“问题描述失真”“失联空号”三类异常情形重点关注,发现问题立刻反馈至相关责任单位;面对刁难企业的问题,则由市优化营商环境中心专项督办。

同时,通过整合全市88家专业服务机构,成立市企业服务联盟,重点梳理并解决企业意见最集中、反映最强烈、长期未解决且近期能见效的问题。

近年来,株洲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0个,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0家,其中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38家;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2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