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8-15 信息来源:湖南自然资源
近日,在郑州召开的第十九届全国政务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上,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报送的《数智赋能和美湘村 农村建房审批驶入“快车道”》入选大会交流材料汇编,“农村建房湖南经验”受到全国关注。这一成果背后,是湖南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在农村建房审批领域推出的系列改革举措。
2025年以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聚焦农村建房“多头跑、时间长、材料多”等问题,推动全省14个市州审批平台提前实现“乡乡通”“一网办”,已受理5.9万宗建房申请。数智化赋能下,便捷高效的农村建房审批服务,正让三湘大地的“安居图景”愈发清晰。
省级统筹织密审批“一张网”
郴州某村民通过“湘易办”APP提交的建房申请,已进入智能核验环节,这是当日湖南省受理的第376笔在线办件。这个数字折射出湖南农村建房审批的高效,这种“指尖办”的便利,源于省级层面的系统性改革。
“湘易办”APP-高效办成一件事-农村建房
为打通审批“中梗阻”,湖南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湖南省高效办成农村建房“一件事”工作方案》,明确“5月底测试办通、6月底正式应用”的节点,为改革画好“施工图”。同时,建立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双牵头、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组建专责专班,实行市州负责人定点对接,确保改革落地。
技术支撑上,湖南将农房平台接入省“一网通办”平台及“湘易办”APP,完成审批专区流程再造和平台迭代优化,2025年初实现3个审批环节删减、44项数据免填报。据悉,改革后农村建房办理时间平均节省21天,申报材料减免6份,群众跑动次数减少3次,省级统筹搭建的审批“高速网”已覆盖全省。
并联快审跑出服务“加速度”
“串联变并联,提效更提质。”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的感受,道出了审批模式变革的实效。
益阳市安化县清塘铺镇石溪村吴琪彪接到湖南首个通过“一网通办”办结的实办件
2024年,湖南以益阳为试点,率先探索农房审批改革,首创审批环节并联办理模式,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全流程线上流转。试点期间,益阳办理业务4479宗,为全省改革积累了经验。2025年,在时间紧、任务重且零预算的情况下,全省提前2个月完成改革任务,原址重建类审批时限压缩至16个工作日,材料提交量减少55%。
依托省“一网通办”系统,湖南开设农村建房“一件事”专区,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网受理、一站服务”。针对占用耕地、林地等复杂场景,建立行业主管部门30个自然日内联合审批机制,同事,系统内置红黄牌预警功能,超期自动督办,同步推送满意度评价通道,让审批既快又规范。
规划引领守牢发展“生命线”
“选址合规又省时,装配式建房三天就封顶,省心还省钱!”长沙市望城区村民梁建伟的喜悦,是湖南以规划引领农房建设的生动注脚。
郴州北湖区安和街道下凤村政务(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指导村民使用“湘易办”APP完成建房申请
面对空间约束突出、自然本底复杂、管控体系多元等挑战,湖南分类施策保障“户有所居”:重点村单独编制或协同乡镇编制规划,一般村纳入乡镇规划统筹管控,通过“通则式”管理适配零星建设;设立5%机动指标,精准匹配村民住宅需求。同时,借力土地承包延包试点,开展承包地类与自然资源数据叠加分析,完善耕地林地“有偿退出—动态调整”机制,释放合规建房空间。
在监管方面,湖南强化数据赋能构建闭环:实时向住建部门推送限额以上项目台账,支撑施工许可线上办理;定期向测绘机构提供建房信息及图斑数据,协同登记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未获电子监管号的宅基地暂缓不动产登记,有效遏制违规办证。
下沉服务锻造基层“生力军”
“遇到拿不准的,翻翻工具书,心里就有底了。”一位乡镇审批员笑着展示随身携带的“政策宝典”,这体现了湖南在基层服务上的用心。
浏阳美丽屋场
为解决基层“政策看不懂、用不活”的问题,湖南印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引等文件,编制《乡村振兴用地指引手册》等实操手册,创新“工具书”形式,一乡一本直达乡镇一线。同时,整合专家组建“云端智囊团”,提供7×24小时在线咨询,实现乡镇政策技术咨询“秒应答”;省级专班常态化开展“头脑风暴”,破解跨部门、跨层级的政策堵点。
在能力提升上,湖南创新“案例剖析+情景推演”实战培训,覆盖14个市州、50余县市区、200余个乡镇;首创“一县一员”机制,培育“农房审批指导员”,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培训网络,让基层干部成为懂政策、会操作的“行家里手”。
如今,湖南农村建房审批改革正持续深化,随着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为“和美湘村”建设注入更坚实动力,更多村民的“安居梦”正在三湘大地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