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5-15 信息来源:湖南恋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将于8月10日至15日在沈阳举行。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征集方案新闻发布会,在沈阳奥体中心新闻发布会厅举行。
在去年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的基础上,今年,国家体育总局创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
发布会上,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丽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教育部支持,辽宁省体育局和沈阳市人民政府承办,将于2025年8月10日至15日在沈阳举行。为充分展现辽宁及沈阳田径运动魅力和文化底蕴,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本届田径运动会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设计,具体方案如下:
一、征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组委会。
二、征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设计方案。
三、征集对象
所有支持并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和团队,均可积极参加征集活动。
四、征集原则
应征作品内容应积极、健康向上,不得含有任何有悖于公序良俗的内容。
应征作品必须为原创性设计,不得抄袭、仿冒或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过,也未以任何方式为公众所知。
设计风格和类型不限。
五、征集时间
本次征集活动于2025年5月15日13时正式启动,至2025年6月15日17时截止。
六、征集作品要求
(一)主题口号
1.具有时代青春气息,语言简洁,文字优美;
2.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体现沈阳特色、沈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文化特征;
3.字数限定在16字以内;
4.主题口号设计应有不超过200字的设计说明,主要阐述设计理念与思路,与主题口号同时递交。
(二)会徽
1.会徽设计要体现时代气息,图形优美、简洁;构图完整、协调;形式新颖、独特;内涵精准、具有象征意义;易懂、易记、易推广;
2.体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体现“第一届” “青少年”等元素。同时融入田径运动的动感、活力与艺术美学;
3.提交作品格式为jpg,尺寸为A4纸张大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4.会徽设计应有不超过300字的设计说明,主要阐述设计的基本元素、设计理念、思路与含义,与会徽设计同时递交。
(三)吉祥物
1.吉祥物应是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具有鲜明性格和拟人化特征,创意鲜活、寓意深刻、构图新颖、色彩明快、亲切友善,能够反映田径运动形象;
2.吉祥物设计要体现青少年运动主旨精神,体现田径运动特征、沈阳特色和文化内涵;
3.具有商业开发和适合再创作的特点,可广泛适用于从特许商品到二维、三维动画以及田径景观等不同领域的需要;
4.吉祥物的名称标注于设计稿的适当位置,名称应便于发音、记忆,没有歧义;
5.吉祥物可以由单幅图稿表现,也可以由不同姿态和色彩的多幅图稿组成。提交作品格式为jpg,尺寸为 A4 纸张大小,分辨率不低于 300dpi;
6.吉祥物设计应有不超过300字的设计说明,主要阐述设计思路、理念和吉祥物名称的含义,与设计稿同时递交。
七、评选办法及奖励方式
(一)评选办法
1.组委会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对应征作品进行评选。最终将综合专家评审意见和社会公众意见,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的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
2.组委会拥有决定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的最终权利。
(二)奖励方式
1.主题口号:
评选出入围作品5条,每条奖励人民币200元;评选出最终确认主题口号作品1 条,奖励人民币1000元;
2.会微:
评选出入围作品3件,每件奖励人民币500元;评选出最终确认作品1件,奖励人民币2000元;
3.吉祥物:
评选出入围作品3件,每件奖励人民币500元;评选出最终确认作品1件,奖励人民币3000元。
注:最终确认的作品不再重复发放入围奖金。主题口号、会徽和吉祥物设计者给予赛事纪念品(另定)及颁奖嘉宾礼遇一次(奖项待定),所有奖金均为税前金额,获奖者需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交纳税金。
八、报送要求
(一)报送方式
1.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设计方案以电子邮件和挂号邮寄的方式同时提交。
2.作品的电子扫描件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题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设计。应征作品注明,作品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应征者需妥善保留原件。
(二)报送地址
联系人:于硕 张颖
联系电话: 024-23865758 18909885835(同微信)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寄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三马路71号沈阳市体育局 张颖收,联系电话18909885835。
注:应征作品一经送达,即视为应征者已全部知晓并完全接受本征集规则。不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应征者可于截止时间之前报送补正材料。
来源:沈阳发布沈报全媒体记者:丁瑶瑶编辑:刘晓龙校对:赵吉祥审核: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