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中国链
爱链中国,链你所爱!

功夫在诗外:任正非从不看管理书

更新时间:02-03信息来源: 老方说


宋朝时候的大诗人陆游在83岁的时候告诉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什么意思呢?

陆游是在说,要想写好诗,不能只在寻章摘句、技巧和形式上下功夫,真正重要的关窍不在这些上面,关键在于经历、情感、意境等“诗外”之处。

白居易写诗可以让老婆婆都能听懂,这说的就是一个真情实感,打动人心。

企业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

看现在最牛的几位企业家,哪一个是看了多少管理书籍、上了多少管理课程才把企业做成功的?

理论来自实践,课程上的东西大都是过时的残骸,对于企业的未来没有太高的价值。

那么,管理者如何提升管理水平?

也是要向“诗外”下功夫,国内的老板爱追捧一些所谓的管理大师和知名的管理专著,但国外的企业家则爱好读一些人文、历史和哲学类的书籍。

而任正非也表示过自己不看纯管理类的书籍,而偏好看一些历史、哲学等人文类的书籍。

在2018年下半年的华为公共关系业务部门的讲话中,任正非就特意要求他们“要加强哲学、历史、社会学……的学习”

“文明发展的历史能帮我们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任正非指出,在公共关系纲要中,哲学、历史、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都需要放进来,这些人类文明的结晶,会带着我们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

从今天看昨天,容易找到轨迹,而当事人就迷,想不清楚。

实际上,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一直都在重复,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话是这么说,可历史证明,我们唯一从历史当中取得的教训就是确认了我们重复的错误。

企业的本质,管理的本质,归根结底还是人在起作用,而人性这个东西从古至今都没有怎么变化过,无非是自私、虚荣和权力等欲望的满足。

这些人性深层次的内涵,也是可以看几本管理书籍可以看明白的吗?

要知道,所有的管理大师、真正的企业家都必然会是一个洞察人性的大师。

现如今有很多企业在追捧华为“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管理哲学,但实际上呢,用华为人的说法,他们没有一家学得会的。

原因很简单,他们只是学会了让员工去像华为人一样奋斗,但从来不去学如何让员工不像华为一样不叫奋斗者吃亏。

这种学法,连皮毛也学不到的呀。

任正非说,“水和空气是世界上最温柔的东西,因此人们常常赞美水性、轻风。但大家又都知道,同样是温柔的东西,火箭是空气推动的,火箭燃烧后的高速气体,通过一个叫拉法尔喷管的小孔,扩散出来的气流,产生巨大的推力,可以把人类推向宇宙。像美人一样的水,一旦在高压下从一个小孔中喷出来,就可以用于切割钢板。可见力出一孔,其威力之大。十五万人的能量如果在一个单孔里去努力,大家的利益都在这个单孔里去获取。如果华为能坚持“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下一个倒下的就不会是华为。”

温柔如轻风,至善若清水,任正非是从哲学的层面看企业管理,世界上最轻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就是水和空气,但正是轻风和清水产生了巨大的能量。

如果是十几万人的能量像水一样集中到一点呢?谁又会像任正非一样站在这个角度去看企业管理?

“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

大舍之后,才有大得,任正非在华为创立之初就建立了员工持股制度,通过和员工一起分担责任,一起分享利益,任正非“用利益分享的方式,将他们的才智粘合起来。”

然后才有了华为的强大。

如果没有足够的阅历、慧根和悟性,任正非又怎么想到去这么做?任正非说这些道理、做法,是凭自己过去的人生挫折才感悟到的。

任正非也不是一开始就明白“开放、妥协、灰度”的。

“我看过云南的盘山道,那么艰险,一百多年前是怎么确定路线,怎么修筑的,为筑路人的智慧与辛苦佩服;我看过薄薄的丝绸衣服,以及为上面栩栩如生的花纹是怎么织出来的,而折服,织女们怎么这么巧夺天工?天啊!不仅万里长城、河边的纤夫、奔驰的高铁……我深刻地体会到,组织的力量、众人的力量,才是力大无穷的。”

可见功夫确实是在诗外。

对同一个事件,中、西方媒体报道的方向、观点及引用事实与数据都可能是不同的,只有经常学习西方文章,我们才能理解这种差异,拉近东、西方思维上的距离,把信息沟通好,把问题处理好。

所以任正非对公共关系部门的同事强调,要多去看西方的纪实片、讲座之类的视频,多看看西方有代表性的节目、演讲、辩论等,以“洞察西方最新的思想发展、思辨要点和社会心理变迁。”

阿里巴巴的马云也推崇“无招胜有招”的境界,你看他在经营管理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那是他看管理书看出来的吗?

如金庸所说的,最高的武功都是在脑子里练的,脑子不开窍,看再多的管理书籍也经营不好企业。

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就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套路。

如果你只会机械的遵循招式、套路,在“术”的层面沉迷下去,那你永远无法抵达至高的境界。

没有“道”的领悟,只能是被“术”牵着鼻子走。

就像人性是复杂的,如果你跟着变化走,变化只会越变越多,让你无所适从。

而“道”没有什么套路让你去练习,只能是通过你不断的去经历、去感受挫折、去丰富人生体验,再加上反复的思考,才有可能领悟到你的“道”、心法。

如此,以道御术,无往而不利。是谓“功夫在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