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中国链
爱链中国,链你所爱!

为什么说十年后美国会接受中国的崛起

更新时间:11-05信息来源:拾遗君


01


2021年9月23日,

美国召集全球半导体巨头,

召开了一个高峰会议。

美政府在会上要求:

在11月8日之前,

必须交出芯片库存量、订单、销售记录等数据,

不然美国将采取强制措施。

美国这一流氓举措,

其目的昭然若揭:

确立一套以美国为首的芯片秩序,

以深度控制全球芯片产业,

并加大对中国芯片的封锁和控制。

在美国的威逼下,

美光跪了,

英特尔跪了,

英飞凌跪了,

SK海力士跪了,

…………

看到一个个芯片巨头跪了,

一些中国网民非常担心:

“中国实在是太难了。”

其实,对于这样的封锁,

我们担心一下可以,

但是完全不用惧怕。

为什么不用惧怕呢?

因为既往事实已经证明:

美国每封锁哪个领域,

中国哪个领域就会变得更强。


02

抗美援朝期间,美国数次动用原子弹威吓中国。

1950年11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召开记者会警告中国:

“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应对。”

记者问:“是否包括使用原子弹?”

杜鲁门回答:“我们一直都在考虑的。”

1951年上半年,面对中国志愿军的节节攻势,麦克阿瑟提出原子弹轰炸计划:

“使用30至50颗原子弹,轰炸中国东北空军机场,以及其他军事和工业目标。”

1953年10月,朝鲜停战协议签订三月后,美国新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再次动用原子弹威吓中国:

“如果中共再敢挑起事端,我们就使用原子弹应对。”

美国的数次核恐吓,让中国的领导阶层深刻意识到:我们必须发展“两弹一星”,只有有了核弹导弹和卫星,中国才能争取到一个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

听说中国要发展“两弹一星”,美欧立马动用一切资源封锁中国,封锁技术,封锁材料,封锁人才。

苏联原本答应帮助中国,但1960年突然撕毁协议,并撤走全部核武器专家,临走时还丢下一句话:

“中国20年内造不出原子弹。”

但越是这样封锁中国,就越是激发出了中国的斗志,“我们一定要搞出两弹一星。”

当时研制条件极其艰苦,可以计算数据的,只有北京的一台104型计算机,因很多数据排不上这台计算机,所以只能用算盘和草稿纸演算。

光是演算草稿,就堆了两屋子。

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升起一朵蘑菇云,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弹。

但美国人不屑地说:

“中国有原子弹也没啥可怕的,他们造不出运载核武器的工具。”

结果只用了两年,中国“东风二号甲”导弹,就成功运载原子弹在预定地点爆炸。

美国惊呼:“太不可思议了。”

为什么不可思议?

因为从原子弹到核弹头导弹,美国用了十三年,而中国只用了两年。


03

1993年7月23日,美国无端指控中国银河号货轮:将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运往伊朗。

要求银河号必须停船接受检查,银河号拒不接受,美国就关闭了GPS导航。

失去了GPS导航,银河号就没了眼睛,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行驶,被迫中止航运长达33天。

1996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解放军随后展开大规模军演,向东海发射导弹,以示警告。

结果发射的好几枚导弹,都大大偏离了预设目标。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是美国做了手脚,突然中断了GPS信号。

经过这几次“羞辱”之后,中国深刻意识到:必须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但是那时候,中国还没有独立研发这个系统的能力,于是就想和欧洲合伙搞一个。

2003年,欧盟准备开发伽利略系统,中国与欧盟达成合作协议:中方承诺投入2.3亿欧元。

按照协议规定:中国很快支付了第一笔7000万欧元。

但是中国掏钱之后,欧盟却摆了中国一道:既不让中国参与重大决策,又不让中国接触技术核心,

“中国白出钱,但什么都得不到。”

遭到蛮不讲理地羞辱后,中国当即决定独立研发卫星导航系统。

听说中国要自己独立研发,美国和欧盟立即进行封锁,封锁技术,封锁材料,封锁人才。

但越是这样封锁中国,就越是激发出了中国的斗志,2020年6月23日,第55颗北斗卫星壮丽升空,从这一天开始,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

“从此再也不用看美国脸色。”


04

1998年,美国广发请帖,邀请全球十几个国家,共同建造国际空间站。

中国对此非常感兴趣,立马进行申请,但美国用一个荒唐的理由拒绝了中国,“中国不具备相应技术能力,不能给整个项目带来贡献。”

连巴西这样没有运载火箭的国家,都受邀参与其中了,却说中国不能带来任何贡献,这就是一种赤裸裸的羞辱。

“既然不让我们参与,那我们就自己搞。”

看到中国要发展航空事业,美国立马动用一切资源封杀中国。

先是出台ITAR禁运条例,任何航天产业链产品不得出口中国,任何航天器件不得由中国火箭发射。

接着又出台“沃尔夫条款”,直接从法律上,禁止NASA和中国进行任何技术交流。

但越是这样封锁中国,就越是激发出了中国的斗志。

2021年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发射升空。

57年前的这一天,罗布泊升起一朵蘑菇云,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弹。

57年后的同一天,随着神州十三号的壮丽升空,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太空站——天宫空间站。

与国际空间站相比,天宫空间站各方面都要先进得多。

最最重要的是,国际空间站2024年就要报废了,随着它的退休,中国天宫空间站,将成为全球唯一的空间站。

“到时候美国想上空间站还必须得看中国的脸色。”


05

像上面这样突破封锁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就像一个网友总结的那样:

“封锁我们搞核弹,我们升起蘑菇云。

封锁我们搞导弹,我们东风那个吹。

封锁我们搞卫星,北斗闪烁于苍穹。

封锁我们搞空间站,天宫盘旋于太空。

封锁我们搞盾构机,我们卖到你家门。

封锁我们搞超算,我们整到世界第一。

…………

美国和欧洲每封锁哪个领域,

我们哪个领域就会迅速崛起。

美国把中国从农业大国封锁成工业大国,

又把中国从工业大国封锁成工业强国,

现在要把中国从工业强国封锁成科技大国。”

神州十三号发射成功后,美国媒体发出巨大感叹:

为什么越封锁中国反而会越强?

其实答案就在外国网友的评论里:

“我们每封锁一个领域,就会促使中国下决心突破这个领域。”

“我们的科技封锁,短期看会给中国造成压力,但长期看,反而促进了中国科技创新内生动力的形成。”


06

为什么美欧每封锁哪个领域,中国哪个领域就会崛起变强?

因为中国有三大特点。

第一:中国组织动员能力全世界第一。

这个就不展开细说了,从抗美援朝战争,从抗击地震抗击洪灾,从防控新冠病毒等等方面,都可以看到中国无与伦比的组织动员能力。

就如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查尔斯说:“当中国下定决心要做某件事的时候,其组织动员能力实在是让人刮目相看。”


07

第二:中国人特别有家国情怀。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核试验刚刚上马,苏联就撤走了所有专家。

1961年4月,刚刚回国的王淦昌,就接到中央的邀请:

你愿意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国家迫切需要的核弹吗?

王淦昌说了六字:“我愿以身许国。”

从这一天开始天才科学家王淦昌消失了,大漠深处多了一个“王京”。

为了“两弹一星”工程,王淦昌隐姓埋名17年,从未和家人见过面。

“两弹一星”研发成功后,有一年除夕夜,王淦昌与邓稼先在帐篷里饮酒。

邓稼先对王淦昌说:“叫了王京几十年,今天叫一次王淦昌吧。”

言毕,两人抱头痛哭。

为什么美欧每封锁哪个领域,中国哪个领域就会崛起变强?

因为像王淦昌这样具有家国情怀的人,像王淦昌这样甘愿以身许国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08

第三:中国一旦认识到什么是好东西,就会拥有巨大的历史惯性。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中国人一旦认识到什么东西好,就会进入一种停不下来的惯性状态,会一直一直投入很多资金,会一直一直投入很多人力,把这个领域做得很强很强。

就以武器为例,自从1991年海湾战争,中国见识了美国的科技战争以后,就猛然意识到“研发武器”之好,于是决定全力发展高精尖武器。

越是发展高精尖武器,欧美对中国就越是忌惮。

欧美越是忌惮中国,中国就越是要加大投入,越是要发展高精尖武器。

所以这两年,中国高精尖武器的诞生,那是一个接着一个。

2021年10月19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指责中国再次试验超高音速武器,“这种武器美国也不知道怎么防御。中国发展超高音速导弹等先进武器,只会导致国际局势进一步紧张加剧,

因此中国必须停止武器现代化。”

凭什么啊?

凭什么你能发展高精尖武器,中国就不能发展高精尖武器。

你越是不让发展,中国就越是要加大投入发展,因为中国已经尝到了甜头:

中国高精尖武器越多越厉害,美国就越是不敢轻举妄动,中国才越能争取到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不仅仅是武器装备,在其他领域也一样,中国已经深刻意识到“科技创新”之好,所以才制定了三步走战略:

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2015年,中国科技研发投入,

就已超过欧盟,位列世界第二。

这一个五年,中国将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前不久,日本做了一个统计:

“2017年至2019年,在全球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中,被引用数量最大的前10%论文数量,中国排第一,第一次超越了美国。2019年,中国核心论文为471367篇,美国为393794篇,差距扩大至8万篇。八大领域,中国在五个领域占有优势。”

西班牙媒体《趣味》,将中国的科技发展称为“巨人的觉醒”:“以前中国的科技发展,主要是被逼式发展,是基于外力的压迫。但现在中国的科技发展,是以一种自发自驱式的,是真想做,真觉得值得。如果有科技界奥运会,那么中国一定会争取在所有项目中领先。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科技将迎来自己的大爆发时代。”


09

美国封杀中国芯片,我为什么说担忧可以,但用不着恐惧呢?

因为在这几年美国的打压中,中国已经深刻意识到芯片之重要,所以决定全力发展芯片产业。

无数事实已经证明:

中国只要下决心要解决的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

不信就等着瞧吧,十年之后,芯片产业一定会在中国蓬勃崛起。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

“美国封锁中国芯片产业,是极其危险的做法,这只会加速中国半导体的崛起,最终受损的只会是西方企业。”

就是,等着瞧吧,十年之后十五年之后,中国会把芯片搞成白菜价。

那时候美国货就没人要了,因为满大街都是中国芯片。


10

回到主话题:

为什么说十年后会接受中国的崛起?

因为不得不接受。

为什么不得不接受?

就总体来看,现在中国和美国相比,科技上确实存在不小差距:

中国是个别领先,局部持平,整体落后。

毫无疑问,在下一个十年,美国还会继续执掌科技之牛耳。

但中国科技已经整体到达半山腰了,发起冲锋的速度会超出任何人想象。

就像斯坦福大学报告所说:“未来十年,中国科技进步将进入井喷时代,其科技上成就,

会超出我们今天最大胆的想象。”

十年之后,中国不仅GDP会超过美国,在科技上也会接近于美国。

那时候美国就会意识到:

“不仅我是超级大国,中国也是超级大国。”

一旦美国接受了这个设定,就必然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到时候中美关系反而会得到回升。

今天美国封杀中国芯片,我们一片唉声叹气。

也许十年后再回头看时,我们可能还会感谢美国,“感谢你们当年不遗余力地封杀,才把中国逼成了今天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