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中国链
爱链中国,链你所爱!

聊聊阿里们的大企业病

更新时间:08-18信息来源:良大师


Hi~,我是良大。

有良宝私信我,让我聊聊阿里高管性侵的事儿。

具体内容想必各位都知道了,我想带给你另一个视角,那就是“大企业病”。

如果捋一下整个事件,可以看出病根就是“大企病”,其实不仅仅是阿里,很多大企业都有这症状,结合这个案件,给各位说道说道。

1
症状一:唯上文化

根据受害人的表述,她本来不想出差,也不想喝酒,但是在领导(曲一)的威慑下,不得不做。

有人就说了,你不想做就别做啊,又没人拿Qiang逼你。

如果你家有矿,当然可以这么任性,但是在体系内混的草根朋友都知道,拒绝领导的后果是啥,只要那领导还在上面,你这职业生涯算是交代了。

那女受害者应该挺上进,来阿里这种大厂,多数都还是想做出点事儿的。但厂子越大,越不单靠个人能力,还要靠组织给机会。

谁能代表组织?当然是你领导了。

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公司越大,越需要复杂的层级,官僚文化也越盛行。

大家都是以领导为中心,领导拥有说一不二的权力,结果,大家都成了爬树的猴子,向上望,全是屁股,向下看,都是笑脸。

这其实挺可悲的,这种文化甚至让我们失去了工作和生活的边界。

我在国外工作过一段时间,那边的人都是一下班就找不到人了,领导不会在半夜还和你沟通工作。

可在中国大企业 ,这基本是不可能的,领导想起啥事儿,就是一通电话,哪管是晚上还是周末?

据说某房地产集团的高管们洗澡都要老婆拿着手机,因为老板的电话来了,3下响声以内是要接听的,所以有样学样,高管们对员工又会怎样?

尤其是现在有了微信,有一种群是坚决不能退的,那就是领导拉的群,你再讨厌也得在里面待着。

领导不管在群里说了啥,你都要跟着响应。

因为总会有一个马屁精,在领导留言后,会竖起一个大拇指;

其他马屁精怎么能示弱?马上竖起两个大拇指;

大拇指越加越多,你也得跟上,保不齐领导记得谁没发大拇指,冒着被领导穿小鞋的风险,不值啊。

不就点赞嘛,一秒钟的事,有啥难的,规避了风险,何乐不为。

当然,这种做法,有时会麻痹,领导发了什么也不看,就开始点大拇指。

一朋友告诉我,他们领导有一次在群里说:

“不要看一个人说过什么,而是要看一个人做了什么。”

结果群里立刻跟来一波大拇指......

如果说上述行为,只是一种潜规则,但有些大企业,已经堂而皇之的变成了明规则。

宁波一家大企业分公司负责人,晚上10点多,让员工在微信群上报当月营业额,10分钟内发,不发就辞退。

结果一位孕妇因为入睡早未能及时回复。10分钟过后,负责人在微信群通知:“王某某,你已经被辞退了”。

这领导牛逼啊,言必行,行必果......

良大的另一位读者,也说过自己公司的奇葩。

他们集团大领导接受媒体采访,媒体不久也发布了采访稿件。

结果,公司的小领导,要求所有员工必须把这个稿件,发到朋友圈。

发完,还要截图证明,否则要处分。

这小领导想巴结大领导,还要拉着员工一起下水,够奇葩吧?

别以为这是个案,此类事件还真不少,有让强行晒产品的,有让强行晒公司海报的,甚至还有规定把微信头像换成公司指定LOGO的。

你看,我们职场人的边界意识有多淡薄?

朋友圈其实是员工的私人空间,但变成了公司的广告自留地,其实不是不可以,在我们媒体行业,私人微信朋友圈也是可以接广告的,大概一个好友1元的样子吧。

假如你有2000个好友,晒一次差不多就是2千块,你算算晒了多少条,去找公司结算一下。

2
症状二:服从文化

黑社会帮派在吸收新会员入会时,往往会设置一些残酷或恶心的仪式。

比如吃个小强,自残啥的,这黑社会的也懂心理学,知道通过这种“服从性测试”,可以筛选合适的人,如果你连小强都不敢吃,还能指望你拿把开山刀横扫铜锣湾吗?

而且,“服从性测试”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增加组织归属感。

你可以想想你小时候,和哪种小伙伴感情好?一种是和你一起写作业的,另一种是和你一起掏鸟窝,搞恶作剧的,不用说肯定是第二种。

如果是一群小伙伴,别人都在搞坏事,你不做,那你马上会被孤立,在一个集体里被孤立就是一种莫大的惩罚,所以你也会加入其中。

讲了这些,你大概知道阿里为什么会搞“破冰文化”了,其实就是一种服从文化的表现,一群人做一些不太正常的事儿,完成服从性测试,还能增加你的集体归属感,一鱼两吃。

看到这里,你再想想为啥很多企业热衷于奇葩的团建和年会,贼恶心的那种,不是审美的问题,就是一种管理手段。

再延伸看,很多企业为啥喜欢折腾员工?

有些项目明明没必要做,有些工作明明是无用功,有些会可开可不开......但就不让你闲着,把你累到吐血,东西做出来没多久,公司又要改变方向了,又要重搞,如此反复。

其实就是在用工作量刷你的脑回路,把你每天泡在这些内容里,潜移默化改变你的思想,让你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事。

不要以为洗脑就是一群人跳舞喊口号,方法多了去了:用工作量锚定你的注意力、统一服装、统一用某种称谓、搞各种名堂的会议团建......

你要相信环境的力量,不要以为“躲进小楼成一统”,就无须“管它春夏与秋冬”,实际上,它总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你我他”,变成“我们”。

你可能会说,什么玩意啊,老子不干了,没关系啊,你不干,有人干,这本身就是一种筛选机制,留下来的都是愿意服从的人,从而吸引更多的同类人,你看,闭环完成了。

3
症状三:“唯业绩”文化

当整个事件被舆论顶起时,很多媒体开始讨论“阿里价值观”的问题,但有句话不知道你记不记得:

“不要看一个人说过什么,而是要看一个人做了什么。”

其实对于一家企业也是如此,价值观都是标榜自己的,谁会说我的价值观就是赚钱呢,但是你去看看企业贯彻执行的是什么制度,就大概知道人家真正追求的是什么了。

而现在我们多数的大企业就是“唯业绩”文化,只要你能出业绩,就一美遮百丑,如果你在大企业干过,你一定会认同我这句话。

企业追求业绩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整个导向、所有的评判都是完全依靠业绩,那出问题是早晚的事儿。

就像案子中,当涉事员工(曲一)的直属领导,得知此事后的反应,不是想着怎么解决问题,而是开始反思:

“ 都是业务性质的问题,经常要出差,我早就知道要出问题 ”

“现在已经有意识地开始只招男生不招女生了”......

你看都啥时候了,领导还在考虑业务的事儿,你可能觉得匪夷所思,但是如果你明白“管窥效应”后就会觉得正常。

当人对某个方面特别敏感时,那么他对其他方面一定是钝感的。

这放在企业同样应验,对于一家“唯业绩”导向的公司,领导们满脑子都是业绩、业绩,还是该死的业绩,只有业绩才能升迁,只有业绩才能拿到可观的年终奖。

你要么为组织创造收益,要么为组织节约成本,没有第三条路。

所以,阿里对贪污腐败零容忍,抢个月饼就会被开除,但对于领导的私德却圣母般的宽容,全然不顾“德不配位”的下一句,在这样的主导下,你说当权者会有多少共情力和同理心呢?

话说这起阿里事件的当事人领导,但凡有一个人重视一点,可能就不会闹这么大了,结果呢?

你可能会说,阿里25万人呢,闹出一件大事也难免,但你也要懂得海恩里希法则

1件大事后面往往隐藏着300件小事。

虽然我们不能从一个人渣而推断一家大公司的问题,但是从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来看,你大概也能体会到管理者的“唯业务”倾向。

我本人是做企业管理咨询的,特别有体会,当下我们的大企业都很崇尚“硬刚”,以“狠”字诀来行事,拿“狼性”来管理,用“业绩结果”来衡量一切。

这看起来很酷,很会算账,但还不是算的小账嘛,你看阿里这破事儿带来了多少损失?

所以,孔子说“过犹不及”,老祖宗的智慧你还真的要服。

4

你可能说我在蹭热点,其实大企业病这事儿,我早想说了,只是找到这样一个合适的档口。

我还想说,以上所说症状的根源其实就是对人性的淡漠,一切以实用主义为导向。

我就见到一个大企业,竟然用刘慈欣的名句当条幅: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倘若是一名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来激励自己还算情有可原,一个那么大的企业,这么标榜合适么?

为啥咱们不能多崇尚一下人性呢?大概是因为这样赚的少,还更花钱吧。

所以啊,也是想借着阿里这事儿,给一些大企业提个醒,别老是宣扬你的业绩又增长了多少,你多说说你这些年来给员工加了多少工资呗。

也别老鼓吹在500强榜单又上升了多少名,你多想想如何让员工安居乐业呗,别老想着法的挤兑那些老员工。

也别总是谈创始人获得了什么荣誉,你们拿了什么奖,又盖了多高的楼,多去谈谈社会责任,多去想想如何为整个系统做些贡献。

我不认为这些是分外的事儿,恰恰相反,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如此反感曾经的商业偶像?

大概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这些时代红利的既得利益者,并没有把灿烂还给这个时代,反而他们还想拿走更多,矛盾能不激化嘛。

所以,大企业的大佬们还真要反思一下,别总等爆出大事后,才开始刮骨疗伤,有了症状就吃药,没有症状多预防,才是正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