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中国链
爱链中国,链你所爱!

影响领导者持续成功的思维模式

更新时间:04-12信息来源:泰普洛领导力


2014年夏,我在芝加哥参加伟事达国际总部组织的私董会教练认证培训。

在一次小组讨论会上,我问负责我们一个小组培训的一位伟事达大师级教练,“作为伟事达私董会教练,你感觉最骄傲的是哪一点?”

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改变了许多CEO的人生”(“I have changed many CEOs’ life”)。

伟事达的核心价值,正是通过在教练主持下的私董会小组成员们,以“信任、关怀、挑战”的价值观,来学习互动,从而达到个人及业务的成长。

“我改变了许多CEO的人生”,意味着这位伟事达大师级教练使许多人得到双重成长,因而他对自己的成就,感到十分自豪。

由此可见,个人成长对于人生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且这种成长贯穿一生。即使是成年人,也有着持续学习、终生成长的需求。

Part 1
缺乏“成长思维”
给个人和组织都带来很大挑战

一般意义上,成年人的个人成长,有几个不同的层面:身心上、知识上、技能上、职业上等;也有不同快慢的阶段,青年时期较快,进入中年以后成长趋缓,乃至衰年停滞。

所以从普遍意义上讲,由于种种条件的变化,人到中年以后,实现持续个人成长十分不易,此理东西方皆然。

当一个人内驱力不强,不在意职业生涯发展,又没有担任一个组织大小团队领导角色的情况下,个人成长进入瓶颈期,一般不会带来多方面的大问题。

但若因机缘巧合,你已经成为了一个团队乃至一个商业组织的领导者,个人成长出现停滞,则会给工作和组织带来很大的挑战。

这类挑战,可能会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身心的成熟度,低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如同理心程度较低,较易情绪化;

二、学习意愿及能力下降,导致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准备不足,例如依靠营销和产品创业的企业家,对于其它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有限;

三、技能方面,尤其是软技能(soft skills),如沟通能力和领导力应对人际工作要求明显有困难;

四、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缺少某些方面的经验积累,致使解决管理难题时看不到关键点,也提不出有价值的疑问;比如一位企业接班人,被过早提拔到掌管全局的关键职位上,却并没有具体管理销售或生产运营方面的经验。

以上提到的挑战,在企业实际工作中,比比皆是。

若是在层级较低的职位上,上述缺陷相对容易被分权给能干的下属或上级干预所弥补。但如果这些问题,发生在企业家或企业高管们身上,则会对企业的顺利运作和发展,造成严重障碍。

所以,企业家或高管极为需要突破个人成长的平台期。而走出瓶颈期,最重要的就是持续学习的意愿和学习能力。

Part 2
是哪些因素,在影响着我们
“持续学习”和“自我成长
”的动力?

在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皆有阻碍我们提升持续学习意愿和能力的不利因素。

从中国社会来看,存在着阻碍个人成长的文化根源与社会基石,体现在传统思想资源的破坏与学校教育体系的失衡。

其一、中国虽然不是一个宗教社会,但中国文化传统里最主要思想资源的来源——儒家,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所以,传统的中国社会精英有“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的实用理性精神。

当代中国的一些特殊历史事件,又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面价值被破坏殆尽,以致今天很多人的精神价值层面缺失,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个人成长的现象,相当普遍。如频繁跳槽而不顾职业记录的现象,可以说是司空见惯。

其二、 由于学校教育从方法到内容,不注重常识和逻辑的问题,离开学校后许多人已养成固定思维习惯。对人和事物的判断,往往不是从常识和逻辑出发。

这种教育问题对企业人才的影响,就表现在很多企业从CEO到中层管理人员,在解决工作问题时,运用常识和逻辑分析的能力不够,进而影响学习提升的效果。

其三、学校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时,比较注重课本知识,对如何与人平等沟通的理念和技能的训练却比较忽视,沟通能力培养很大程度上是缺失的。

于是,一个可悲的后果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大部分人,重要事项上不敢表露真实意见又不善于征求反馈,人际沟通技能普遍都比较弱。

而相当多的管理问题,实际上是沟通的问题。沟通技能弱,对企业的发展、管理团队、个人学习成长,也构成了一个瓶颈。

从个人层面来说,亦存在着妨碍终生学习的深层原因,表现在社会认知与自我认知的欠缺上。

很多企业家和高管们,对以上不利的社会条件认识程度不高,加上过往成功的经历,导致自我认知水平下降。

这两方面情况,尤其是后者,是造成持续学习的意愿和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Part 3
“持续学习,终身成长”的理念
对企业家和企业高管尤为重要
最终会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尽管大多数中国本土企业,存在效率不高、效能不好、沟通成本高、管理与技术问题解决慢等现实状况,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存在着大量商业机会以及受宏观政策影响的“风口”,大趋势带动了许多企业在粗放式经营下,仍然快速成长。

在此状况下,取得一定程度商业成功的企业家和高管们,极容易产生自负的心态,而不太关注个人的进一步成长。

虽然社会上,从大学商学院到各类培训机构开设的高端EMBA、总裁班会,常常门庭若市。但很多人主要的学习动机,是去建立人脉圈并寻找商业机会,目标短期化。

在此氛围中,真正意在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个人成长的高层商界人士,在比例上并不占多数。

这也或多或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尽管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何一次股灾就能致使一大批本土中小企业出现流动资金困难;为何宏观经济一波动,又有一大批企业命悬一线。

若对许多企业再做深入地了解,就能发现突出的常见病有:

管理层会议开得非常拖沓、冗长;讨论问题议程结构不清晰,发言不着重点;行动决定没有时间节点,没有跟进,甚至没有行动计划。

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以CEO为首的高层团队领导及管理能力,与企业发展需求脱节。

因而,企业家和高管们从根本上提高认知水平,通过各种形式的持续学习而达到终身成长,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

Part 4
能持续成功的人,都真正践行着
持续学习和终身成长的理念
分享三个真实案例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达到通过不断学习而终生成长的境地,虽然相当不易,却是有迹可循,而且事在人为。

最后,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接触,分享三个不同的持续学习和成长的例子。

案例一:11家公司的临时CEO

我们泰普洛领导力团队,有位高级合伙人T.T. 陈天宗。以前曾在美国大企业做高管(一度是我的直接上司),做到一家工业品财富500强公司某事业部亚太区负责人。

他长期的职业生涯结束后,依然不断学习挑战自我。在数家私募股权公司担任运营合伙人,而后又担任多家欧美公司的临时CEO或临时总裁。在10多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出任临时CEO或临时总裁约十余次,其中包括一次全球临时CEO。

另外,在临时CEO工作之余,他还学习企业教练技术。近10度年来,他作为企业教练,对许多总经理、销售及市场经理、工厂经理和研发经理提供了基于他丰富工作经验的指导,取得了极佳的口碑,个人又增加了额外的成就感。

案例二:从中国走向全球的职业高管

一般而言,跨国企业的高管,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以及系统的在职技能训练。因此,很少有跨国公司的高管,能常年参加伟事达私董会小组的学习。而在我的010私董会小组,却有个例外,一家欧洲金属产品公司——吉凯恩亚洲区负责人孙立宇。

他在我们小组已经有6年多,我们每次开会时,他都主动承担首席记录官的工作。这意味着6年来每次会议,他都需要极为关注我们讨论的内容,付出格外的精力。然而,他的付出还是得到了回报。

由于他的勤奋,又善于解决问题,他原先负责的中国区业务业绩一直十分突出。近几年,他被总部两次赋予更大的责任,先是土耳其公司,后又加上印度两家工厂,都放在了他的管辖范围内,被升职为亚洲区负责人。

以我所知,在跨国制造企业的圈子里,很少有中国籍而且以前没有长期海外工作经历的高管,会受总部如此之高的信任。他职业生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持久不衰的成长动力和学习能力。

案例三:从高中生到造汽车,再造就全球最大智能电动床

我的私董会小组,还有位年长的组员,是A股上市公司麒盛科技董事长——唐国海。他在文革中下过乡,当年失去了完成中等教育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改革开放大潮兴起后,他通过不断学习,成了一位创新实业家。

他曾研发设计并且造过汽车,并在后来的创业过程中,用他积累的机械电子方面的专业知识,引入到其它产品中。后来,他成功一手培育出一家世界最大的跨国智能电动床系统产品公司,并在前两年顺利上市。

这几年,许多出口为主的企业,都深受中美贸易战和疫情之苦。而他的企业却能逆势发展,依然每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事业如此成功,工作日程十分紧张,他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是我们私董会小组里会议出席率最高者之一。

最近,我们的组员都交流了对未来十年/五年的挑战和机会的展望。他在回顾以往规划和未来时,满怀信心地说:“拜登78岁还在竞选总统,我再过十年还不到78岁!”

我希望有缘看到本文的中国企业家和他们高管团队,不管来自那类企业,都从上述榜样那里汲取灵感和力量,在精进之路上实践持续学习,终生成长。

编者后记:

如德韦克所言,「真正的自信来源于你的思维模式:你已经做好了成长的准备。」

持续学习,终生成长的思维模式,使我们有信心直面人生的改变与突破,为人生开拓了更多的可能性。

唯有心怀持续成长的理念,勇于进取,不断提升,才能在人生路上披襟斩棘,不断取得新的成功…

作者简介

周戌乾Sheldon Zhou

泰普洛领导力执行合伙人,伟事达私董会全球认证总裁教练,伟事达中国CE010组教练(已运营近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