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中国链
爱链中国,链你所爱!

[云观察]张近东的3大企业升级之道

更新时间:03-31信息来源:经理人网


2019年,是苏宁转型互联网的第10个年头。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苏宁在创始人张近东的带领下,完成了从一家传统线下连锁零售企业向一家线上线下融合、以科技为支撑,以零售为核心的综合性集团公司的转型。

尤其是最近触网这10年来,苏宁的线上销售规模占比已经突破60%,成为了少有的成功转型O2O的实体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苏宁趟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这与张近东的战略布局和管理之道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张近东让苏宁长期保持竞争力的3大核心秘诀。


QQ截图20190330165858


核心秘诀1:以始为终,张近东的战略升级之道

“以始为终”,是管理学专家史蒂芬·柯维在《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思考方法。其要义是指所有的事物都会经过脑海酝酿和实质创造两个阶段,任何个人、家庭、团队或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都可以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以此来倒推出具体执行层面的战略方向和步骤,最终在内部形成共同的使命感、愿景和价值观。

这个方法用在企业战略决策中,也是十分有效的。它能让企业创始人在变化莫测的行业发展中牢牢抓住当前发展的根本问题,并做出更好的战略决策。

苏宁正是这么做的。

张近东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过苏宁三次创业过程中最关键的两次转型,都是抓住了行业最本质的东西:

一定要想想看这个行业里面最本质的到底是什么?不管千变万化,也一定要把这些东西把握住了,我们这些年始终是把顾客服务作为零售最本质的东西,我们始终要关注老百姓在商品消费上面有什么变化,就是老百姓在购物行为上到底有什么变化,我们始终要围绕这个东西来做。

而苏宁的两次关键转型,也被事后证明是极具前瞻力的:

1999年秋天,当时空调大战刚刚忙完,张近东就召集了公司近百名核心员工进行了为期10天的封闭式会议。正是在这次会上,苏宁决定要在全国开办1500家家电连锁门店。从而决定了苏宁从南京走向全国市场。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2013年。当时苏宁稳坐全国家电连锁第一的位置已有4年时间,但张近东还有想法。面对互联网的全面兴起,他果断做出决策,召集核心骨干,在总部召开会议,明确了发展路线:走线上线下协同O2O战略,做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模式。

回头来看,张近东牢牢抓住了行业发展中的变与不变:变的是对行业新技术、新机会的全面拥抱,不变的是服务客户的目标。

国外电商龙头公司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非常频繁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在未来10年里将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我几乎从来没有被问过相反的问题:‘在未来十年中什么不会发生变化?’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更加重要的,因为你可以围绕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变化的东西建立经营战略……”

显然张近东在引导苏宁战略升级的过程中,恰恰就是在关注事物不变的本质,从而每每在关键时刻,给苏宁管理层发出前瞻性的指引。

张近东与贝索斯的看法和做法,还真有点英雄所见略同的意味。

核心秘诀2:开放共赢,张近东内部管理的法宝


QQ截图20190330165907


苏宁战略的迭代升级,最终得到落实,离不开内部组织架构的及时调整。

张近东曾经说过苏宁的成功离不开时代为青年一代提供的广阔舞台和无限机遇;而在苏宁战略升级的过程中,张近东也通过一系列措施为年轻员工们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和机会。

从2009年至今,苏宁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一方面是战略目标越来越开放,苏宁从传统线下连锁店到接触互联网,再到如今集合物流、科技、体育等领域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综合集团公司;

另外一方面,苏宁内部的组织文化也变得越来越开放,团队管理越来越扁平化、碎片化、管理的颗粒度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小。

苏宁已经形成了100个大团队,6000+个小团队,6大专业支撑体系的协同作战方式。

不断加大员工的激励步伐,强化内部创业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个人创造力,也是苏宁用人才、留住人才的措施。2018年5月,苏宁易购还通过了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苏宁自掏腰包5亿元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以半价的方式受让给员工。

同时,苏宁也在内部力推事业经理人的合作模式,让苏宁的人力资源从“流程驱动”向“个人成就驱动”转变,为员工提供一个事业发展的大平台,而并非仅仅是一份工作。

在2019年初,外界多家企业纷纷曝出裁员的时候,张近东却在年会上透露要加大人才成本的投入,2019年要扩招8万人。


QQ截图20190330165915


“决定一个企业盛衰因素包括资金、技术、企业战略等等,这些因素固然重要,然而比这些更重要的是人。——张近东2019年年会讲话”

张近东对人才的尊重,对事业开放共赢的心态,正是苏宁2018年逆势狂奔的核心法宝。

2018年苏宁在全国各地新开了8000多家门店,平均每天开店达到20多家,截止到2018年底苏宁智慧零售门店总数已经超过了11000家,提前完成了“三年两万店”的半数目标。

核心秘诀3:用时间换空间,张近东让苏宁基业长青的秘诀


QQ截图20190330165924


(图注:张近东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

张近东治下的苏宁,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拥有多次战略升级的成功经验,也形成了稳定的内部管理机制,它在成为一家百年老店的路上,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步履蹒跚,反而越行越稳。

这就不得不提张近东让苏宁基业长青的另外一个秘诀:用时间换空间。

张近东曾经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道:

一个没有前瞻性和大格局的企业,往往会在大变局中迷失方向,遭遇大溃败。很多企业之所以转型不成功,并非因为他没看到趋势,而是无法承受短期的诱惑和压力从而左右摇摆,瞻前顾后,不能用创业的决心去转型。

放弃过去的成功很难,但有时不放弃就无法获得明天的成功。转型是掌握新工具、获得新能力的学习过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是正常的,需要用时间换空间,这就更需要我们要有坚持的精神。

想要在大变局中求生,企业的创始人就必须具备前瞻性和大格局。并且要敢于放弃,敢于用时间换空间。

我们发现张近东每每在做出关键决策时,都体现着其壮士断腕的决心,对于成功的过往也从不留恋。

无论是在1999年放弃批发模式时对高管们喊出“谁再议论批发的可行性,我就开掉谁”,还是2009年“拿起互联网向自己开炮”,张近东都选择了在公司业绩最好的年份,主动进入“转型焦虑”,让自己在变幻莫测的行业中,率先应时而变,用时间换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019年年初,张近东又将苏宁的“造极”战略升级为“极智”战略,从速度到内涵的持续升级,无疑会给苏宁在物流、金融、科技等产业的协同发展过程中,构建起更高的竞争壁垒。

2020年,苏宁将迎来发展的第三十个年头,又到了一个10年的发展节点,张近东将有怎样新的战略发布,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