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中国链
爱链中国,链你所爱!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亚洲经济增长幅度将超过美欧

更新时间:02-04信息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2月3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月31日发表题为《亚洲经济增长幅度将超过美洲和欧洲》的文章,作者为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切坦·阿希亚,全文摘编如下:

在亚洲经济体中,一个强大的态势正在展现,这将促进生产率增长,并推动该地区的表现好于其他地区。这一趋势被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低估了。

未来两年,亚洲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幅度预计将超过美洲和欧洲,借此巩固其作为最大、增长最快的经济联合体的地位。亚洲的名义GDP预计将从2021年的33万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39万亿美元,超过美洲的34万亿美元和欧洲的26万亿美元。在这段时间里,亚洲经济预计增长5.4万亿美元,相比之下,美洲增长4.8万亿美元,欧洲增长2.9万亿美元。

这些态势是出口、资本支出和生产率增长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其他严重依赖刺激措施的经济体不同,亚洲从新冠疫情造成的冲击中复苏的动力来自出口的大幅增长。投资者可能会倾向于认为,这种情况反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复苏,因而对其不以为意,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可能会有趣得多。

随着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商复工,闲置产能将被吸收,企业信心将上升,进而增加对资本设备的需求。资本支出的增加应该会吸引更多工人加入劳动力大军,这可为自给自足型周期奠定基础。

事实上,亚洲的生产率有望创下自2003至2007年周期以来的最佳表现。2008年后,全球贸易平均每年仅增长1.2%,而本世纪最初几年的增速约为6%。没有外部需求的支撑,亚洲决策者不得不靠提升杠杆率来刺激总需求,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对宏观经济稳定性的担忧。

现在,在强劲的世界贸易的支撑下,亚洲经济增长对刺激措施和杠杆的依赖程度将大大降低。与此同时,通胀压力和对宏观经济稳定性的担忧也受到抑制。

尽管如此,独特的环境阻止了这种生产率动态的充分发展。通常,出口和资本增速急剧上扬会转化为收入和消费以更强劲的速度增长。这一次,一波接一波的新冠疫情和导致消费受到抑制的限制措施阻碍了这一转化机制。但亚洲经济体正在适应疫情的影响,并遵循一条将疫情苦难抛诸脑后的道路。

首先,衡量新增信贷与GDP之比的指标将正常化,进入中性区间,消除经济增长后出现的一个重要不利因素。

其次,在收紧监管措施方面,决策者现在采取了更有组织、更制度化的方式,由此带来的变化很可能是渐进的。

随着各国政府寻求解决收入不平等问题,预计它们不会忽视推行改革的必要性,以便鼓励向高附加值活动转变,向高收入社会过渡。没有私营部门的参与,是不可能完成这种转变的。

第三,与脱碳和房地产相关的措施将不再那么严格,会允许进行逐步调整。这应该会缓解人们对以下问题的担忧,即进一步采取行动会影响私营企业信心。随着实体经济发生这些变化,我们预计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二季度开始回升。

在亚洲各地,一个良性的反馈循环即将展开,其背景是,外部需求强劲,而且对资本投资和消费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

这个周期将看起来很像2003至2007年的周期——生产率在亚洲增长故事中发挥着较大作用,推动其表现优于其他地区。风险在于,美国通胀持续加剧可能会导致美联储的紧缩路径发生激进变化,进而危及这个商业周期的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