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3-22信息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3月21日报道 英媒称,随着疫情冲击经济,金融危机迫在眉睫。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18日报道,超市的货架正在被清空,在金融市场上,现金成为唯一的珍贵商品。银行、投资者和企业囤积现金的行为表明,金融市场正在掀起一波大规模去杠杆化浪潮,2008年的回声越来越响亮。
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紧密相连。金融市场的混乱促使各国央行紧急降息,但这些举措对缓解金融压力收效甚微。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日益严重,也迫使各国政府推出支持企业和消费者的支出措施。
报道认为,新冠病毒大流行引发的经济冲击正演变成一场金融危机。随着经济活动陷入停滞,企业正在为应对现金短缺做准备。许多企业开始使用银行提供的信贷安排,这些贷款挤占了资产负债表中的空间,限制了金融集团在金融市场中运作的能力。
报道称,这只会加剧要求整个金融市场降低风险的压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承受重压的市场环境严重限制了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甚至是在短期融资市场(如美国商业票据市场)以合理成本获得融资的能力。无法对债务进行再融资和展期是企业普遍动用银行授信额度的原因。商业票据借贷成本于17日大幅上升,最终促使美联储重新启用2008年为商业票据创设的一项紧急放贷便利机制。
但考虑到各国企业和政府(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和政府)过去10年以美元计价的借贷规模,这也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国际金融协会指出,自1月下旬以来,新兴市场资金外流规模“已达到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两倍”。
这相当于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领域出现大规模挤兑,其标志是美元相对于许多货币大幅走强。在全球股市和其他资产价格暴跌的情况下,储备货币的走强意味着金融环境严重收紧,并可能导致各国央行的宽松政策失效。
英媒称,依赖美元的金融体系出现裂痕,促使美联储在上周末扩大与其他大央行的货币互换额度来缓解资金紧张。但许多观察人士认为,在短期融资压力缓解、出现更大规模信贷紧缩的风险降低之前,仍有更多工作要做,因为信贷紧缩有可能使经济活动受到更强的冲击。
瑞信分析师波扎尔·佐尔坦指出:“美联储需要扩大给其他地区的货币互换额度。因为除七国集团外,斯堪的纳维亚、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南美对美元融资的需求也很大。”
他补充说:“银行和非银行机构的美元融资需求就是风险所在,而获得融资的资产是美国资产(美国国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信贷额度)。因此,美联储拥有既得利益。”
报道称,最终,新冠肺炎感染率在欧洲和北美见顶的任何迹象,都将是所有人正在等待的放行信号。在那一刻到来之前,各国央行和政府都面临着减缓金融和经济冲击、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