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7-30信息来源:环球网
古巴《哈瓦那时报》7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的非洲盟友正如何改变世界秩序 2007年当联合国大会(联大)就朝鲜人权报告决议草案举行投票时,56个非洲国家中只有10个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投出相同的票。大多数非洲国家都追随中国投票——要么反对、要么弃权。
在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已崛起为世界经济和军事大国,并超过美国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为非洲3000多个重要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如今,超过1万家中资企业正在非洲开展业务,将当地市场中近半数由国际企业承包的建筑合同收入囊中。
虽然华盛顿正对非洲局势越来越警惕,但北京很早以前就已制定其非洲战略。“从上世纪50年代起,非洲就一直对中国至关重要,”美国南加州大学政治学教授斯坦利·罗森表示,“当时是因为非洲国家在联合国拥有的投票票数,因此这极具政治意义。”
“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后,非洲在经济上变得更加重要,” 罗森说。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实施鼓励民营企业赴海外投资的“走出去”战略推动下,中非贸易额增长了700%。
罗森表示,如今中国致力于与非洲国家打造互利互惠关系。去年9月中国政府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承诺,将通过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贷款等途径再为非洲提供600亿美元金融支持。或许更能说明中国(对非洲)吸引力的是,参加北京峰会的非洲国家比参加2018年联合国会议的国家还多。
无论北京对非洲的“动机”如何,中国投资不但已促进其国内经济增长,还对需要技术援助和基础设施开发的非洲领导人产生政治影响力。更至关重要的是,这还表明了西方主导的发展模式——以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和民主政治原则为主要特征——并非唯一的发展道路。(作者丹尼尔·杨,丁雨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