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益阳链
爱链益阳,链你所爱!

上半年总产值277428.3万元 安化黑茶产业稳中向好

更新时间:09-19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


益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甘果 通讯员 谭云鹤 黄阳利)9月8日,安化县17家黑茶企业组团参加2023年第十五届湖南茶博会,一举拿下2023年湖南茶叶“三茶统筹”先行县、2023年湖南茶叶“三茶统筹”示范品牌等荣誉,再一次证明了安化黑茶“千亿湘茶”领头羊的地位。

安化县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游,是中国黑茶之乡。近年来,安化县立足资源禀赋,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不动摇,充分发挥安化黑茶产业的龙头引领作用,深入推进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各项工作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安化黑茶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安化县先后获评中国“十三五”茶产业发展十强县、全国“三茶统筹”先行县域,连续14年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前十强。

目前,安化县拥有茶园面积36万亩,近40万人从事茶叶生产,2022年实现茶叶加工量8.6万吨。今年上半年,安化黑茶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7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2.1%,实现工业总产值277428.3万元,同比增长1.36%,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2%;实现工业税收7184.4万元,同比增长88.8%,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收的31.1%,其中税收百万元以上企业4家。

面对后疫情时期茶叶销售市场恢复缓慢,消费者购买欲不强,各地茶商保持一定观望心态的情况,今年安化县通过开展绿茶生产加工指导交流活动,以指导+实践的方式,引导茶企不断强化茶叶生产标准,着力提高春茶生产质量,为春茶销售保驾护航。同时,联合县茶业协会成立茶产业年度调研组,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深入企业进一步分析研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堵点。截至目前,已收回近60家企业问卷。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安化县为解决部分茶企自主研发意识不强、研发投入较少、缺乏长远发展观的问题,聘请7位茶界顶级专家担任安化黑茶产业发展顾问,落户安化的刘仲华院士工作站获评湖南省模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同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全面推动航空育种科研攻坚,安化黑茶相关实验材料随神舟十五号飞船闪耀太空。制定《支持企业人才队伍建设20条措施》,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成立安化黑茶学校、湖南省现代黑茶研究院、安化黑茶研究院等机构,培养本土人才,吸引人才回流,加快科技推广应用和科研成果转化,为安化黑茶产业打好科技攻坚仗提供强力支撑。

生态保护是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前提。近年来,安化县深入推广“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做法,积极开展有机茶园申报和生态观光茶园打造,形成了资江两岸“生态茶廊”,茶马古道沿线“生态茶带”,雪峰湖沿库“生态茶湖”,芙蓉山、云台山“生态茶山”等一批生态观光茶园。全县现有的36万亩茶园中,有机茶园占4万亩,观光茶园占20万亩。

安化县还顺应网络时代要求,大力实施线上“全网计划”。成立全国首个安化黑茶离岸孵化中心、全国首个安化黑茶抖音基地,开设线上旗舰店,为茶企、茶商搭建“云”卖场,2022年线上销售额超2.5亿元。坚持以节促建、以节招商、以节扬名,高质量举办省乡村文化旅游节、省红色文化旅游节、五届黑茶文化节、益阳市首届文旅融合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坚持茶旅深度融合,落地建成茶马古道、梅山文化生态园、茶乡花海、安化黑茶文化艺术馆等一批茶旅重点项目,以“茶+”为方向,提升附加值,创新研发各类黑茶文创产品,提升安化黑茶的开放度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