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0-05 信息来源:湖南卫视
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湖南加快构建富有湖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改造提升4大传统产业,巩固延伸4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4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4大未来产业,构建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今天聚焦4大新兴产业之一数字产业。湖南不断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数字生态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呈现制造智能化、企业智慧化、产业数字化、产业生态网络化图景。2023年湖南数字生态总指数全国排名14,正逐步向着数字生态“优等生”迈进。
数字时代,算力是新型生产力,算力“沃土”,为湖南孕育着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借数字经济东风蓬勃生长的拓维信息,是长沙土生土长的国产软硬一体产品及服务提供商。4年前,借着第一届世界计算大会的东风,拓维信息主导成立湘江鲲鹏,仅仅120天后,首台“长沙造”国产可控服务器在湘江鲲鹏下线。如今,湘江鲲鹏已服务全国31个省份及海外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拓维信息董事长 湘江鲲鹏董事长 李新宇:我们拓维公司原来做软件,通过跟华为的合作,延伸到了硬件,变成了软硬一体化的公司,同时我们在整个计算产业我们还在强链补链,形成了完整的全站的这样一家国产化公司。
拓维信息是长沙先进计算产业厚积薄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长沙不断巩固先发优势,产业生态圈不断扩大。中电长城、深信服、万兴科技,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在湘设立区域总部、第二总部和研发基地。近3年,300多家企业在湘总投资额超过1400亿元。
在象鼻窝森林公园的环抱下,湘江数字健康产业园欣欣向荣。去年底,科大讯飞在这里设立了研发中心和产业加速中心,将双总部落户长沙,开启打造人工智能生态示范区的新征程。
科大讯飞董事长 刘庆峰:湖南本身制造业比较发达,尤其是机械加工,在这个领域中,通过人工智能为现代工业企业从研、产、供、销、服、管各个领域赋能,有着很大的成长空间。
六年前,科大讯飞在长沙租用了一层写字楼成立办事处,正式进入湖南市场。如今,以科大讯飞为龙头,湘江新区人工智能及传感器产业链已聚集上下游各类企业超过150家。
科大讯飞湖南公司总经理 杨光丽:立足于打造以长沙为基地,覆盖中部五省的一支强大的研发队伍,未来五年,我们还将有效结合湖南的产业特色,进行企业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等产品研发。
近年来,湖南抢抓先进计算、5G、AI等发展机遇,结合本土实际,制造业数字化动力强劲,农业数字化前景广阔,移动互联网、电子信息制造、信创等产业集群加快崛起。
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有了“视频超算”的加持,“吃顿饭的工夫”就能完成一条宣传片的渲染,视频渲染效率提升25倍以上,综合制作周期和成本降低50%以上。如今,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集结近5万名产业人才。
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园党工委副书记 管委会主任 易鹰:全力将马栏山的音视频内容生产做到“规模最大、种类最全、质量最高、成本最低、速度最快”,推动影视工业化、内容创作提质降本增效。
在数字经济空间格局方面,湖南正形成以长株潭为中心,带动岳阳、常德、郴州、娄底、邵阳等城市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在资兴东江湾,大数据产业打开了资兴发展的新思路。凭借全国唯一的全自然冷水冷却技术,河畔拔地而起的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正发展迅速。一个个数据研究、云计算、电商总部等上下游企业,正通过招商引资入驻园区。当前,园区已签约落户5个数据中心4.9万个机架。
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招商部部长 吴超毅:上半年我们先后完成了中国联通等多家大数据中心、郴州信驰算力中心等项目的签约,投资达43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再建成运营30000个机架。
而在邵阳,曾经的传统老工业基地如今正优先培育数字经济产业,加快布局新型显示材料产业集群,目前邵阳已聚集新型显示材料产业链企业58家,产值规模近200亿元。在湖南邵虹特种玻璃工厂,出产的液晶基板玻璃厚度只有0.5毫米,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大品牌的手机和新能源汽车。
湖南邵虹特种玻璃公司总经理 彭引平:近几年,湖南邵虹特种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技术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气泡、应力、翘曲等多项技术难题,成功掌握了G8.5代溢流法基板玻璃关键技术。
湖南崛起一方计算产业高地,截至目前,全省总算力超5000PFlops,累计建成5G基站11.5万个,位居全国第一方阵;近年来,湖南不断拓展数据应用场景,提升数据价值,湖南数字经济已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突破1.5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