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6-17 信息来源:红网
珙桐。(供图/省林业局)
资源冷杉。(供图/省林业局)
红腹锦鸡。(供图/省林业局)
白鹇。(供图/省林业局)
勺鸡。(供图/省林业局)
南方红豆杉。(供图/省林业局)
大鲵。(供图/省林业局)
斑嘴鸭。(供图/省林业局)
林麝。(供图/省林业局)
江豚。(供图/省林业局)
长果安息香 。(供图/省林业局)
独花兰。(供图/省林业局)
白琵鹭。(供图/省林业局)
白鹭。(供图/省林业局)
红嘴相思鸟。(供图/省林业局)
莽山烙铁头。(供图/省林业局)
虎纹蛙。(供图/省林业局)
闽楠。(供图/省林业局)
鹅掌楸花。(供图/省林业局)
麋鹿。(供图/省林业局)
红网时刻新闻6月16日讯(记者 李璐 通讯员 周建梅)旗舰物种是指对社会生态保护力量具有特殊号召力和吸引力,可促进全社会对物种保护关注的代表性物种。6月16日,在全省关注森林活动座谈会上,湖南旗舰物种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公布了包括麋鹿、江豚、大鲵、红嘴相思鸟、南方红豆杉等在内的20种旗舰物种。
绿色大省,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湖南是全世界同纬度地带最有价值的生态功能区,是长江经济带不可替代的生态安全屏障。
湖南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记录有脊椎动物1045种,占全国的22.1%。已记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8种。
生态系统保护方面,湖南有136个森林群系、69个湿地群系、43个灌丛和草地群系,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9.97%,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7.04%,湿地保护率达70.54%,武陵-雪峰山脉、南岭-罗霄山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区和洞庭湖淡水生态区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纳入全球200个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
物种保护方面,全省有脊椎动物1045种,占全国的22.1%;有维管束植物6186种,占全国的18%。湖南保护的虎、林麝、麋鹿、中华秋沙鸭、莽山烙铁头蛇、水松、水杉等物种,都是全国极度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近十年来,全省相继有460余种新物种、新记录种被不断发现。今年初洞庭湖区域水鸟数量高达40.4万只,为历史之最。
怎么保护好它们?生态秘笈在这里
近年来,湖南全省上下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以扎实过硬的措施,切实加强生态综合治理,为江豚、麋鹿等生物多样性旗舰物种营造了良好生态环境。
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洞庭湖湿地拆除矮围,累计清退欧美黑杨38.64万亩,修复清理迹地及洲滩、岸线44.42万亩。碧草茵茵、鹿鸣于野、沙鸥翔聚、锦鳞游泳的盛况再现。
完善物种保护体系。湖南依托植物园、动物园等建立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网络,开展华南虎、麋鹿、银杉等珍稀濒危物种救护。建成古树名木公园18个,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率达92%。
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建立了由11个部门组成的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021年5月,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揭牌,湖南成为全国首个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设立专门机构的地区。
此外,为了更好地保护旗舰物种,湖南多地打出生态组合拳。为保护大鲵的栖息地环境,张家界关停退出86个水电站;常德石门创建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5年间中华秋沙鸭数量增长2.5倍;消失已久的中华穿山甲,在耒阳等地重现身影……
万物皆有声,答案在自然。湖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旗舰物种、特有物种将在潇湘大地惬意栖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