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湖南链
爱链湖南,链你所爱!

抓好“四头”破除违规收送红包礼金陋习

更新时间:05-29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


五一前夕,省纪委监委通报了 8 起省管领导干部违规收受红包礼金典型问题,8 名省管领导干部违规收受红包礼金金额之大、时间跨度之长,令人触目惊心。这些领导干部置中央、省委三令五申于不顾,是不讲政治、不守规矩的典型表现,受到查处也是咎由自取。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违规收送红包礼金陋习根深蒂固,纠治 " 四风 " 依然任重道远。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都崇尚礼尚往来。每逢重要节日、红白喜事,亲戚之间互赠红包礼金也是人之常情。然而,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商人老板打着 " 礼尚往来 " 的幌子,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善于 " 做局 ",精于 " 围猎 " 或甘于 " 被围猎 ",大肆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他们中有的美其名曰为了本单位本地区发展," 理直气壮 " 以各种名目用公款上下打点;有的把收受红包礼金当成生财之道,或明或暗伸手索要好处;有的则为接近领导、融入 " 圈子 ",拿红包礼金作为 " 敲门砖 ",等等。他们自认为收送红包是 "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没有人会说出去,组织上掌握不了,也出不了事。殊不知,建立在金钱之上的利益共同体不可能牢靠,一旦东窗事发,就会土崩瓦解。

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往往是滋生腐败的起点,其本质还是权钱交易。送礼者之所以出手慷慨大方,无非是看中了收礼者手中的权力;收礼者之所以收得心安理得,是因为手握权力可作交换。对收送双方来说,看似收送的是人情,实则丧失的是人格尊严。特别是收礼者,"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拿得越多就越容易任人驱使,最终必将堕入腐败的深渊。

违规收送红包礼金不仅是作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如果坐视不管、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带坏干部队伍、污染政治生态、损害公平正义,进而破坏党的形象和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唯有抓重点、破难点,系统治理、久久为功,方能刹住违规收送红包礼金歪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要正 " 源头 "。思想上松一尺,行动上就会退一丈。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其根源是思想上出现了偏差。作为党员干部,唯有正本清源,坚守纪法底线,筑牢思想防线,才能建立清清爽爽的人际关系;要牢记初心使命,永葆为民情怀,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勤掸 " 思想尘 "、多思 " 贪欲害 "、常破 " 心中贼 ",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坚决做到 " 勿以恶小而为之 "。

要装 " 探头 "。监督是最好的 " 防腐剂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权钱交易,防止腐败的发生。要坚持把监督挺在前面,织密监督网络,把违规收送红包礼金行为纳入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特别是群众监督范围,让监督 " 探头 " 无处不在,让党员干部工作生活在 " 玻璃房 " 中,让妄图掩人耳目的违规收送行为无处遁形。

要抓 " 上头 "。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风气好坏,关键要靠领导班子尤其是 " 一把手 " 来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如果领导干部带头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就会上行下效,沆瀣一气。对 " 关键少数 " 特别是 " 一把手 " 违规收送红包礼金行为,必须坚持零容忍,露头就打、严肃惩处,让顶风违纪者付出沉重代价,让心存侥幸者及时收手。

要堵 " 后头 "。风腐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作风问题的背后,往往深藏着腐败和教育监督管理不严、制度机制不健全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要坚持风腐同查,既严肃查处违规收送红包礼金背后的腐败问题,也深挖细查腐败案件中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的作风问题。要坚持惩防并举,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加大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要坚持标本兼治,聚焦违规收送红包礼金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推动问题整改,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坚决堵住问题发生的漏洞。

潇湘晨报特约评论员温钦仁 记者李琼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