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湖南链
爱链湖南,链你所爱!

湖南公安破获电诈案件1.33万起 防止群众潜在损失近百亿元

更新时间:01-25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24日讯(记者 王为薇 通讯员 吴彦涛 摄影 辜鹏博)24日,记者从全省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1年,全省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33万起,防止群众潜在损失近百亿元。

(发布会现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辜鹏博 摄)

(发布会现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辜鹏博 摄)

为了增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综合治理能力,2021年,湖南成立了打击跨境突出犯罪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形成“省市县三级全域协同、前后方整体作战、五类跨境突出犯罪一体打击”的强大合力。出台全国首个《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和跨境突出犯罪工作责任制规定》,并推动金融、通信、互联网等重点行业成立反诈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专班,全面建立“党政主管、综治主导、行业主责、公安主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全域反诈格局。2021年,全省公安机关破获电诈案件1.33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5万名,同比分别上升278%和291%。破获“两卡”黑灰产案件5952起,捣毁窝点1915个,缴获涉案“两卡”7.4万张,抓获跨境涉诈、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人员6764名。

2021年,通过构建智慧反诈、技术反诈体系,启用智能反诈机器人,全省电诈拦截系统和反诈工作平台得以完善。全年累计拦截诈骗电话1328万次、诈骗短信5772万条,封堵涉诈域名162万个,累计预警劝阻213万人次,防止群众潜在损失99.9亿元。

这些典型案件你遇到过吗?

1、对公账户需年审,出纳被骗子拉进一个QQ群

2021年12月17日,长沙某物流公司出纳刘某报警称被假冒公司老板的人诈骗21万元。

当天上午,一名自称银行客服的人以刘某所在物流公司的对公账户需要年审为由,将刘某拉入1个“公司内部QQ群”,群里共有“银行客服”“老板张某”“副总经理邓某某”和刘某4人。

随后,“老板张某”以需要支付合同保证金和尾款为由,要求刘某两次向指定账户转账共计21万元。

转账后,刘某接到公司电话,方知被骗。长沙市反诈中心迅速反应,及时止付涉案资金10.2万元,案件有关侦办工作正在依法开展。

2、财务小廖被骗转了200万元……

受害人廖某某是郴州市自贸区内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

2021年4月,廖某某收到一封自称是某公司法人的邮件,在进入邮件内注明的QQ群后,被诱骗使用廖某某所在公司账户转账200万元至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账户内。

之后,廖某某发现自己被骗并报案。

郴州市公安局白露分局组织开展侦查,在市局反电诈中心的支持协助下,迅速侦破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冻结涉案资金80余万元。该案的成功办理维护了民营企业的利益,同时也打击了犯罪嫌疑人的嚣张气焰。

3、和赌博平台“恋爱”之后,小陈“充值”近700万元

2020年10月,受害人陈某在某婚恋网站与一名自称为澳门某赌博平台后台维护员恋爱,期间该男子声称发现公司平台漏洞可以赚大钱,并引诱陈某充值。

2020年10月12日至22日期间,陈某分多次充值至指定账号,合计被骗695.4万元。

经查,该案为一起典型的缅北“杀猪盘”诈骗团伙案件,目前该专案已串并全国“杀猪盘”案件近百起,涉案金额6000余万元。

2020年10至2022年1月期间,湘潭市公安局联合雨湖分局,成功侦破“10.24陈某某被诈骗案”,抓获境外缅北窝点犯罪嫌疑人共32人,追回涉案资金120万元,扣押银行卡87张、手机18台、电脑及POS机等物品若干。

4、“镇党委书记”资金周转不开 骗了村民100万元

2021年5月,双峰县甘棠镇朱某被人以冒充镇党委书记微信号诈骗100万元。

犯罪嫌疑人利用领导的人像照片和姓名注册微信号,将微信昵称设为领导姓名,将微信头像改为领导头像,在添加受害人微信后,主动以资金周转不开为理由,提出转账要求。朱某因碍于情面、不便拒绝等心理因素,未经核实便分两次转账至嫌疑人指定的银行账户,共计100万元。

2021年,娄底市双峰县公安局侦破朱某被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追回涉案资金10余万元。

岁末年初和春节期间,警惕这3类诈骗类型

根据犯罪规律和发案特点,岁末年初和春节期间是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多发期,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以下3类诈骗类型:

一是冒充上司、同事、熟人诈骗类。

防范此类犯罪,要谨慎添加微信、QQ好友,尽量避免在微信、QQ上处理财务事宜。凡涉及资金转账的,必须当面或者电话核实。特别是企业财务人员,要时刻绷紧防范这根弦,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工作流程处理,不违规操作。

二是以婚恋交友为名实施诈骗类。

诈骗分子伪装为成功人士,通过婚恋网站、网络社交工具与受害人聊天交友,确定男女朋友、婚恋关系后,引诱进入博彩网站、赌博APP或伪建的股票、外汇市场,谎称有内幕消息、专业导师团队等,怂恿受害人加大投资金额,得逞后将受害人拉黑,网站、平台无法登陆。广大群众特别是单身女性要擦亮眼睛,对网络上的网友务必保持警惕,不要相信任何所谓的“快速致富”和“系统漏洞”。

三是虚假投资理财诈骗类。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网页等发布股票、外汇、期货等投资理财信息,将受害人拉入所谓的投资群,以有内幕消息、掌握漏洞、回报丰厚等谎言诱骗受害人,当受害人投入大量资金后,伪建的投资理财网站、APP无法登陆。

防范此类犯罪,要通过银行或有资质的证券公司等正规途径理财,切勿盲目相信所谓的“炒股专家”和“投资导师”。

除了做好以上3种高发涉诈犯罪防范工作外,广大群众要牢记“五不做”“五不转”的防范要领。

“五不做”,即陌生链接不点击、陌生微信不添加、陌生平台不投资、不参与网络刷单、不参与网络赌博。

“五不转”,即未经核实不转账、陌生账户不转账、所谓“安全账户”不转账、陌生二维码不转账、网络贷款不转账。

一旦遭受电信网络诈骗,请尽快拨打110或到附近的派出所报案,配合制作笔录,详细提供诈骗分子的银行账号、电话、支付宝、微信等账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