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1-12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大数据交易所全景图。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田超 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11日讯(记者 张福芳)今天上午,湖南大数据交易所在长沙市天心经开区试运营,并接受了长沙市重大项目建设观摩组的检验。该交易所是继贵州、陕西咸阳、北京、上海之后的全国第五家、中部唯一的新型大数据交易所。
湖南大数据交易所从最初设想到最终建成,历经4年。2018年5月,长沙市政府与国家发改委、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重点支持湖南大数据交易中心等6项合作共建任务;2019年,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年产值达50亿元,基本具备了数据交易的雏形;2020年,《湖南省交易场所总体规划(2020-2025)》出台,湖南大数据交易中心正式列入总体规划,并成为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之一;当年7月,湖南大数据交易中心大楼项目在天心经开区启动,项目总投资5亿元,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2021年1月,项目主体开始施工,8月主体封顶,12月,湖南大数据交易所有限公司重组方案获批,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完备。
(1月11日湖南大数据交易所接受长沙市重点项目观摩团观摩。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田超 摄)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交易所?“总体而言,交易所就是数据流通的枢纽,通过这个枢纽的支撑和牵引,将吸引海量数据加速汇聚,从而形成一个数据‘淘宝’,打通数据产品供应商和需求方规范的对接渠道,畅通大数据供需两端交易,给大数据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服务平台,降低交易成本。最终形成‘前端有数据存储、中间有数据交易开发、后端有产业发展’的‘淘宝式’运营模式。”天心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曾红鹰介绍。
湖南大数据交易所的合作伙伴数据宝联席总裁李克非告诉记者,目前交易所研发上线可供交易的数据产品达103个,应用行业广布金融、保险、物流、地理信息等领域。交易所采取会员制规则,数据资源提供商、数据技术服务商、数据产品供应商及数据需求方均可申请注册成为交易所会员,入驻交易所平台,目前已经吸纳意向会员单位150余个。
(湖南大数据交易所一楼大厅。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田超 摄)
交易所运营后预计5年内营收达到5亿元,达到lPO上市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