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5-31 信息来源:三湘都市报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30日讯(记者 杨斯涵 黄京 余蓉)曾经,为了孩子能上“一位难求”的公办幼儿园,家长们甚至需要连夜排队;如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已接近50%,越来越多的幼儿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优质的幼教资源。
2020-2021年,我省连续两年将“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纳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建设一批”“回收一批”“盘活一批”加快公办学位供给,截至5月底,已累计增加公办园学位45.55万个。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湖南跑出“加速度”。
新建乡镇公办幼儿园有“高配”,成孩子们的“童话王国”
(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龙莲幼儿园的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生均用地面积达38平方米、拥有2500平方米湖外游戏场地、各种功能室应有尽有……如此“高大上”的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龙莲幼儿园,是一所乡镇幼儿园。
“以前为孩子读幼儿园的事挺头疼的,镇上基本上都是民办园,规模比较小,师资队伍也不是很稳定。”白箬铺镇居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听说镇上建了一所很漂亮的公办幼儿园,她特地带着孩子前来“探园”。
孩子一进入园区,就兴奋不已。“户外有风雨活动厅、大草坪、沙池、种植园和十多个大型游乐设施,就像是进了一个‘童话王国’。”更让刘女士高兴的是,保教费和伙食费加起来一个月才800元。“这样的幼儿园真的太好了!”
这是望城区目前乡镇类最好的公办幼儿园,幼儿园总投资超3000万元,能容纳9个教学班、300余名幼儿。望城区白箬铺片区校校长谭雄辉说,“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据统计,2020年“增加公办园学位”全省共投入资金47.8亿元,其中,争取省财政新增资金1.2亿元、中央财政新增资金1.33亿元,合计投入15.4亿元支持各地增加公办园学位、落实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制度和幼儿资助等。截至2020年底,长沙市74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有4-5所公办幼儿园,超额完成国家设定的目标任务。
民办园“回收转型”成公办园,价优质更优
(长沙市雨花区托斯卡纳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做游戏)
2009年开园后不到一年,率先主动将产权移交给教育局;
2015年从民办园转为普惠园;2020年转型为政府委托主办的公办园……10年来,长沙市雨花区托斯卡纳幼儿园经历了3次转型,为雨花区增加了300多个公办幼儿园学位。
“幼儿园还是民办园时,保教费是每生每月3600元,现在降至700元,每个孩子三年可省8万元左右。”托斯卡纳幼儿园园长诸爱峰告诉记者,转成公办园后,不仅收费实惠,教育质量也更有保障了,吸引了更多家长送孩子入读。
民办园转为委托公办园后,在册幼儿人数增加了,而保教费降低了,其办园成本压力成为了最大的难点。雨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通过“委托举办、共同管理、公办收费、政府补差”创新模式,对委托公办园进行保教费补差以及原普惠性民办园奖补补差,保证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比例逐年增长。
记者了解到,2019年至今,全省大力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932所需治理的配套幼儿园均办成了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共增加普惠学位21.4万个,入园不再难、不再贵,切实减轻了家长负担。
“四合院”改建成三层教学楼,村里娃家门口快乐成长
(宁乡市花明楼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在阅读室看书)
5月28日,记者走进宁乡市花明楼中心幼儿园,眼前一亮:“七”字型三层教学楼外墙粉刷一新;美术室、舞蹈室、阅读室、手工坊整洁漂亮;户外活动区宽阔舒适,孩子们正在玩着“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以前幼儿园基础设施很差,就是一个‘四合院’,连厕所都只有两个。”花明楼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罗利华告诉记者,2019年,花明楼镇开展公办幼儿园优化提质工作,投入1000万元改造升级。如今,该幼儿园面貌一新,一举新增了150个学位。
此外,为解决“家门口入园”这一问题,花明楼镇还将停办的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利用起来,开办公办幼儿园。花明楼镇公办、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已达到5:5。
“近几年,宁乡市新改扩建公办幼儿61所,新增学位8000余个。”据宁乡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李爱武介绍,目前,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办强了1所中心幼儿园,办好了2-3所公办幼儿园。
记者了解到,2020年,湖南指导各地盘活公办资源增加学位25.8万个,其中各地利用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改办为公办幼儿园增加学位14.96万个;通过农村学校附设幼儿园增加学位1.5万个;通过公办园扩容增加学位3.25万个;通过利用其它资源改办成公办园增加学位6.17万个。重点支持“空白乡镇”建设农村公办中心幼儿园,截至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所以上公办中心幼儿园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