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6-05 信息来源:湘伴
湘伴导读
又到毕业季。
今年全国有874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其中湖南约40万人,人数史上最多,受疫情影响,他们正在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
作为教育大省,湖南如何精准施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力保就业大局稳定?
6月3日下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后湖南接着召开了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在这两场会议上,湘伴君为你找到了答案↓
先来看昨天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会议规格很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克强在批示中就指出,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层层压实责任,抓实抓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一重中之重”。
在湖南省分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副省长吴桂英、副省长朱忠明,以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等单位、各高校的主要负责人。会上,朱忠明做了我省经验交流发言。
在随后召开的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与会省领导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落实。
6月2日,在湘潭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求职者查看招聘公告。 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
落实政策
这些年,随着高校逐年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每到毕业季,“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说法就会随之而来,而今年情况更为特殊。
今年我省的毕业生数量比去年增加了1.7万人,增量、增幅均是近年来最高的,而在当前这种特殊形势下,就业岗位大幅减少,很多企业都减少甚至取消了今年的春季招聘,一些参与线上招聘的企业也是迫于生存压力迟迟不肯与毕业生签约,再加上机关事业单位考试招录、考研复试延后,毕业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湘伴君这里有一组数据,湖南今年高校毕业生约40万人,其中有70%的大学毕业生愿意留在省内发展。截至目前,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同比下降近8个百分点,就业任务艰巨。
面对就业总量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湖南省委、省政府提早谋划,多次研究部署,已经出台了一揽子促就业政策,包括稳企稳岗稳就业10条、做好稳就业16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0条等,重点推出企业招聘优先、基层吸纳优先、创业支持优先、就业帮扶优先系列举措支持毕业生就业。
下一步,各级各部门将紧扣“免、减、缓、返、补”5个方面的政策,落实中小微企业免征、大型企业减征、困难企业缓交社会保险的阶段性政策,扩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受益面,用好用足促进就业的吸纳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在落实好政策的同时,各级本部门在拓宽渠道、搭建平台上,也下了不少功夫,这份干货满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大礼包”还装着以下“大礼”↓
拓宽渠道
鼓励企业吸纳。规定省属国企拿出不低于50%新增岗位招聘毕业生,并将完成情况纳入企业负责人年度考核。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的给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支持创新创业。安排省本级就业资金1亿元支持创业载体水电、房租补贴,政府开发的创业载体安排一定比例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提供,将个人创业担保贷款上限提高到20万元,允许展期还款1年。免费开放创新创业微课,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鼓励毕业生通过平台经济等新业态灵活就业,给予社保补贴支持。
拓宽基层就业。提高事业单位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比例。扩大“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加大基层教育、医疗卫生、脱贫攻坚等岗位引才力度。
扩大升学入伍。增加研究生招生计划5%以上,扩大专升本比例1倍以上。鼓励博士后流动站扩大招收培养规模。增加定向公费师范生计划1800个。增加应届毕业生征兵计划500个。
下一步,相关职能部门还将继续组织力量开展就业市场考察,邀请相关企业来湘招聘,协调开发省内公共管理、社区服务、科研助理等就业岗位,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
紧盯疫情发展变化,及时启动公务员招录、国有企业招聘、教师招聘等相关工作,筹划开展好“送岗位进校园”活动,结合实际重启校内现场招聘,进一步提升招聘质量和效果。
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认真落实基层就业学费补偿代偿等政策,大力推进“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做好征兵政策宣传发动,积极向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输送毕业生。
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支持计划,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和社会机构开发适合大学生的创业培训项目。推动各类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向有需求的大学生全面开放。研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政策,扩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规模,推出“中国创翼”等一批创业载体。
6月2日,湘潭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现场。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
搭建平台
建好用好平台,是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在今年疫情防控形势下,我省的“互联网+就业”平台发挥了巨大作用,全省目前累计通过网络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岗位52万个,意向签约8.3万人。
下一步我省还将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就业”智慧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求职意愿和岗位需求信息数据库,实现就业供需信息精准对接、精准推送、精准服务。
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简化高校就业工作流程,尽快将毕业生档案、户籍托管、就业报到证发放等工作对接政务服务一体化服务平台。
用好精准帮扶平台,建立就业困难群体动态信息库,跟踪掌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需求,通过个性化辅导、专场招聘、精准推送岗位、创业扶持等形式为困难毕业生提供精准帮扶。
建好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平台,加强求职安全教育,防范打击“培训贷”、传销等非法欺诈行为。
另外,我省还将以社会需求和就业状况为基础,构建学科专业和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改革,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积极推进“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推动国家百万青年技能培训“春蕾行动”在湖南的落地,提升我省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