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2-12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曹娴 通讯员 陶韬
疫情发生以来,口罩成为最为紧俏的物资之一。我省企业持续开足马力生产,加快新上生产线,千方百计加大口罩产能。据省工信厅调度,全省14家重点联系口罩生产企业的口罩产能逐步提升,日产量已由启动一级响应时的30多万只提升到2月10日的83万多只。
2月11日,湖南康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新上的 2条口罩生产线,产能逐渐释放,一次性医用口罩的日产量从最初的3万只快速上升到8万只左右。
“2条新生产线,仅用一天一晚到位。”省工信厅派驻康怡公司工作组组长王平告诉记者。2月3日晚上,经过数天的艰难寻找和谈判,企业终于在湖北仙桃订购到2条生产线。工作组第一时间报告后方指挥部,半小时就办好了物资运输绿色通行证和介绍信。4日下午,生产设备和人员平安抵达,经过消毒、安装、调试,迅速启动生产。
“自农历大年三十复工以来,机器24小时开启,人员两班倒。”湖南永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最近也新上了2条口罩生产线,运转的生产线达到4条,口罩日产量接近19万只。
用战时思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人歇机器不歇,三班倒、两班倒在全省14家省重点联系口罩生产企业成为常态。永康公司的负责人几乎每天在生产线旁守到凌晨两三时,协调解决设备运转、人员调度、原料供应等问题。长沙芙蓉口罩厂将原先淘汰的2条半自动生产线重新开启,每天生产至凌晨三四时,日产量从复工之初的10.8万只增加到了17万只。
全力抗“疫”,精准施策。省工信厅第一时间向口罩、消杀用品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派驻了工作组。在2月4日我省已出台的《全力保障防疫物资生产供应十条措施》基础上,结合国家有关政策,省工信厅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企业扩大口罩产能。
政策出台后,企业迅速响应。2月11日上午,龙山济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正在装修无尘车间,即将开启口罩生产。3天前,通过特殊时期开设的“绿色通道”,济德医疗用品公司当天完成注册登记,成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家拿到营业执照的口罩生产企业。
汇聚起全民战“疫”的强大力量,相关产业企业、大型制造企业纷纷为口罩生产护航。
位于郴州的湖南玛泽服饰有限公司服装厂,24小时“转型”为阳普医疗有限公司代工口罩半成品,短短几天,半成品口罩的日产量已由1000只增加到5000只。
有的口罩生产企业技术力量不足、生产线故障频繁,省工信厅从华菱湘钢等大企业中遴选技术专干组成7个口罩生产线技术服务维保小组,上门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目前已帮助康怡、力达康、臻和亦康等企业快速解决了口罩生产设备安装调试、突发故障维修等问题。
据悉,目前我省重点联系的口罩、手持红外线体温仪、消杀用品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已达5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