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8-08 信息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8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泽寰 实习生 李婵)记者近日从国家能源局湖南监管办公室获悉,湖南有在建抽水蓄能电站8座,容量达1180万千瓦,计划投资763.41亿元。
这些抽水蓄能电站分别位于平江、汨罗、炎陵、攸县、辰溪、安化、桃源、江永等地,其中,平江抽水蓄能电站首台35万千瓦机组计划于2025年并网,其它项目均计划于2030年前后投产。
抽水蓄能电站作为调节性电源,具有调节速度快、储能容量大、安全性高等优势。随着在建项目陆续建设投产,湖南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为何要建抽水蓄能电站?利用新能源发电,不稳定性是其弊端,加之湖南一次性能源资源匮乏,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依然严峻,储能须及时“补位”。近年来,湖南探索完善“新能源+储能”融合发展机制,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和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规模化开发。目前,全省新型储能多点开花,装机总容量达266万千瓦,居全国第二。随着今年“新型储能”首次被写入全国两会工作报告,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被提至关键位置。
国家能源局湖南监管办公室介绍,抽水蓄能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大量建设投运会增加电力系统运行成本,需科学论证系统调节需求,统筹做好抽水蓄能、新型储能、气电等调节性资源的合理布局、有序建设和高效利用。
“目前,大容量储能技术尚存在技术瓶颈,安全经济的新型储能产品有待突破。”国网湖南电力公司专家建议,湖南要发挥“政产学研用”联动优势,组成紧密的创新联合体,围绕储能全产业链开展链式攻关,抢占新型储能技术制高点。
据了解,作为湖南省会,长沙在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拥有产业链完善创新资源丰富等优势,已形成了“前驱体—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芯制造与组装—储能电池终端应用—回收再利用”完整的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