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木:防疫政策调整后,我们还有三场大考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子木】
最近,面对调整的防疫政策,很多人都感受到了舆论的撕裂:
“早该如此啦!折腾了这些年,谁来为三年防疫中的损失负责?”
“完全放开了吗?老弱病残还敢去医院吗?”
……
两派谁也不认输,矛盾甚至从网络扩展到现实生活。
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一轮政策调整?作为普通民众,我们能尽己所能做些什么?
早该如此?
不妨回忆一下,2020年武汉病例清零,而新冠在国外肆虐时,网上集中的段子大多是:
“国外抄作业都抄不好!”
“美国:中国居然为了人命不惜经济代价,恐怖如斯。
中国:美国居然为了经济不管人命,恐怖如斯。”
曾经,我们非常自豪于2020年和2021年的防疫成果,甚至能淡然地对国外疫情“隔岸观火”。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疫情不会影响大多数人的生活,而流调,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流调筛查进而斩断传播链,是能实现影响小范围,有效控制疫情扩散的。策略有效,辅以中国惊人的社会组织程度、动员能力和群众共识,中国成为了很长一段时间里的抗疫模范生。
但是2022年,情况变了。
奥密克戎R0飙升18.6,成为人类有史以来传播力最强的病毒。同时,因为国内广泛接种疫苗建立了屏障,普通型(肺炎症状)与重症案例减少,而大量具备传播能力的无症状感染者出现。
基层工作人员向一名疑似病例家属询问行踪等情况。 新华社发(郝源 摄)
病毒的强传播性加上难以甄别的感染者,使得过去通过流调斩断传播链的策略失灵了。很多民众不知道的是,奥密克戎时代,流调也成为了很多地方公安机关的常规工作,流调常常是多线并举、加班加点。但是,在流调人员超负荷工作的情况下,很多城市仍然找不出0号病人,筛查密接人员的速度似乎永远赶不上病毒传播速度。
流调失灵后,很多地区便改为了“穷举法”,即大面积封城和常态化核酸。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把感染者从人群中找出来进行隔离,虽然有效,却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第一是静默及核酸常态化的大量财政支出;第二是奥密克戎相较“前辈”潜伏性更强,在感染初期往往较难检出。且核酸采集点人群扎堆,反而成为了感染新途径;第三是防疫政策在某些地区异化加之疲兵作战,引发了次生问题和尖锐矛盾,引来居民及基层人员的反感。
这里展开说第三点:
疫情三年,人人都是局内人。封控后,社会可以暂停,但房贷房租、人的客观需求,都没法暂停。在这之前,是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得中国家庭负债率大大增加。这其中,习惯花呗白条、没有储蓄习惯的90后、00后,在经济下行之时,身上的债务就变成了一颗颗炸弹。且因为年龄身体素质优势,对他们而言,比起染病的风险,他们更怕封控后没有收入的日子。这种时候,你给他们讲防疫大局、讲老人小孩是弱势群体,他们心底是认同的,但他们更希望解决短期的工作问题。
隔三差五的核酸和不知何时再来的静默,让债务背身的年轻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觉得“看不到头”,加上今年部分地区的防疫乱象和民生事件,确实刺痛了社会,负面情绪也越积越大。所以对于网上出现的抱怨防疫和渴望开放的声音,简单把他们打为“躺匪”,笔者是不赞成的。
因为我们要争取大多数温和的中间派,粗暴给不同意见的人扣帽子是不明智的。鲜明的对立一旦形成,别有用心者一旦找准时机,真假混杂的舆情就会像冰雹一样倾斜而下,最终只会造成政府与民众双输的局面。
同时,在各种声音里,防疫工作人员是被绝大多数人所忽视的一群人,也是难以发声的一群人。
这与“大白”的构成有关:大部分是委派抽调或响应动员的医护人员、党政干部、公检法人员、社工及退役军人、先进群众;少部分是物业、保安和志愿者。在防疫期间,很多普通民众的辛酸被看见,但为了团结民众甚至“惯着”部分民众,一些基层防疫人员难以发声。不能发声,并不意味着辛酸就能被自我消化,这又会继续影响到基层执行力的方方面面。
为不耽误防控工作,防疫志愿者蹲地大口吃饭
最为关键的是,哪怕如此努力了,越来越多人看到新疆和重庆长期静默仍然没能实现清零目标,觉得“劳无所得”,便开始质疑“动态清零到底对不对”,也不难理解。
客观来说,防疫共识已经被撕裂,没有共识就没有方向,所以今年秋冬,很多地方政府和民众都陷入了一种无所适从、“既怕又怕”的情况:怕付出代价后也防不住,又怕不防的话,封控的苦体会过,放开的苦更难以预测。
这种压力,是中国抗疫以来,自上而下都从未有过的。所以防疫政策进行调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三年来,笔者自始至终支持国家防疫的大局方针,尽管也曾抱怨甚至怒怼过一些地区领导的政策异化和防疫乱象。但此时此刻,我笃信自己首先该铭记:纵观全球及人类历史,唯有我们曾经战胜过新冠病毒。中国99%的人,曾在国家不惜掏出老本的严密保护里,躲过了病毒毒性最强、致死率最高的传播期。
我不由得想到——有多少人还记得2020年初的“熔喷布的供需危急”?在口罩奇缺、大量资本“捂货”的时候,国家调动中铁、中石化等集团火速建立供应链,并研发出膨化聚四氟乙烯等材料替代熔喷布,很快缓解了口罩供应危急,也让捂货的“倒爷”们自食恶果。更别提这三年间,国家防疫直接间接地拯救了多少人命、涌现出了多少人性光辉?
因为近几个月的情况,否定前面两年的工作,甚至把中国防疫的未来也否了,显然并不客观。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热门评论 30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406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请将普通常规药物供应链延申到乡村
- 已注销用户小步不停步?这180度的急转弯你管这叫小步?前两年我们嘲笑湾湾的政策是发卡弯,却原来……
- 全部楼层柔箭三年来居然把最不争气的汽车业干到了世界第二,而躺平的一众汽车强国都被我们超了,到底是摧毁了谁的经济啊?说实话也要被喷
- 全部楼层天一阁园丁但是老百姓看到台湾和日本还在不停的死人,特别是诱发小孩子脑膜炎,基本患上了就必死。老百姓根本看不到这些,自媒体生怕说的事不吓人,而且现在只能相信国家,退不回去了,人为的恐慌只能给自己和别人找乱
- 全部楼层快活老高现在国家新的防疫政策是建立在一系列数据上科学分析的结果,也是对极端防疫措施的纠正,现在别瞎哔哔,一个月后看但是老百姓看到台湾和日本还在不停的死人,特别是诱发小孩子脑膜炎,基本患上了就必死。
- 全部楼层aguan不刷码是国务院新政策,中央强推的,地方只能执行。二十条+新十条+各项政策强行推动全面放开。结果就是全民发烧,民心惶惶。。。。信任还有吗???
- 全部楼层柔箭你作为台湾同胞,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绿的很啊你瞎呀,到我的空间看看我是哪里人,你真以为台湾人都和你一样绿油油的。
- 全部楼层快活老高不同意你的观点就口帽子,还扣错了。现在是你不同意国家的防疫措施,阴阳怪气的你作为台湾同胞,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绿的很啊
- 全部楼层快活老高流感和肺炎又和新冠挂上了,你分的科?美国哪年流感不死人?每年流感疫苗美国人打的最积极。呼吸类疾病都是新冠?2021年美国新冠死亡还单独分类,2022年就不分了,打散拆零了?你拆的?反正不给出处随口说,哈哈,见多了!
- 其实我们的舆论场是被操控的。就像欧洲人认为自己的思想是自由的,实际上被美国控制了一样,我们的舆论场被自由主义思想控制,一切唯美国马首是瞻。我不相信突然之间的转变是自然发生的。很悲哀,我们是一个思想的殖民地,文化的殖民地,舆论的殖民地。
- 全部楼层柔箭活在井底不知道外面事也能理解,可怜的老台不同意你的观点就口帽子,还扣错了。现在是你不同意国家的防疫措施,阴阳怪气的
- 全部楼层柔箭空话套话一堆,请你拿点数据出来说话。数据都有,你视而不见
- 全部楼层快活老高现在国家新的防疫政策是建立在一系列数据上科学分析的结果,也是对极端防疫措施的纠正,现在别瞎哔哔,一个月后看我们是一个国家,但是好像不是一个政府,你那里有待解放呢
- 坐天观地北京住三环的同事发烧去社区,没药也没抗原他多大年纪啊,今天专家说了,年轻人没药硬扛也行。
- 全部楼层笨笨熊造谣也要有点敬业精神,2022年除了心脏病癌症意外伤害外 就是呼吸道疾病排第4,脑卒中排第5,流感和肺炎排第6,4和6都和新冠有关居然说排不到前10,你自己想出来的?流感和肺炎又和新冠挂上了,你分的科?美国哪年流感不死人?每年流感疫苗美国人打的最积极。呼吸类疾病都是新冠?2021年美国新冠死亡还单独分类,2022年就不分了,打散拆零了?你拆的?
- 全部楼层快活老高现在国家新的防疫政策是建立在一系列数据上科学分析的结果,也是对极端防疫措施的纠正,现在别瞎哔哔,一个月后看空话套话一堆,请你拿点数据出来说话。
- 一直牙疼我是坚定的清零派。只想很诚恳的问一下,那个新发布的阳性轻症在家自我隔离,自我治愈真的可以实施下去吗认?虽说有里面各种指导很详细,但我真很怀疑家庭具体执行能力,国家确定我们老百姓能够做这些?大家都知道这个传染性很强,很多情况是一个人感染,全家都要一起得,隔壁邻居也要担惊受怕。最后社会上会不会出现那种自费隔离点,自己申请去自费点隔离,为了不传染给家人,这个又会导致很多后续问题了吧,不敢想象~~真心请观网的大能解答,开导一下,谢谢!你觉得个个都有智能手机?你觉得那些农村的长辈能理解这些,他们有这个条件自救.......?
- 全部楼层快活老高这是三年内的成果吗?活在真空里吗,看不到多少挣扎的升斗小民,不知道整个西部十年扶贫成果就要毁于一旦,上海封控已经对整个中国的汽车工业产生摧毁性的影响,很多行业的损失以万亿计。还真以为国家能继续承担清零的后果了。老实说,能搞好经济才是对各级政府管理能力的最大考验。估计你这个经济盲找数据也比较吃力,推荐你看看宁南山的文章,也改善一下岛民思维。
- 全部楼层快活老高这是三年内的成果吗?活在真空里吗,看不到多少挣扎的升斗小民,不知道整个西部十年扶贫成果就要毁于一旦,上海封控已经对整个中国的汽车工业产生摧毁性的影响,很多行业的损失以万亿计。还真以为国家能继续承担清零的后果了。老实说,能搞好经济才是对各级政府管理能力的最大考验。活在井底不知道外面事也能理解,可怜的老台
- 全部楼层快活老高你们拿并不熟悉的美国数据说事。美国现在的情况你们了解吗?美国2022年死亡原因里,新冠连前10名都排不上。现在国家的政策肯定有数据支撑,你又比国家聪明了?造谣也要有点敬业精神,2022年除了心脏病癌症意外伤害外 就是呼吸道疾病排第4,脑卒中排第5,流感和肺炎排第6,4和6都和新冠有关居然说排不到前10,你自己想出来的?
-
中沙元首签署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每两年举行一次元首会晤
2022-12-09 07:27 观察者头条 -
全球首架C919今日将交付东航
2022-12-09 07:22 中国大飞机 -
四川仪陇15岁女生疑遭性侵后死亡,官方回应:警方在调查
2022-12-09 07:09 -
钟南山谈奥密克戎:传染性极强,致病率减弱
2022-12-09 06:55 抗疫进行时 -
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何维当选主席
2022-12-09 06:52 -
网传女孩举报父亲被打死后失联?当地通报
2022-12-08 20:28 疑案追踪 -
李克强:随着优化调整措施的落实,中国经济增速将会持续回升
2022-12-08 20:17 观网财经-宏观 -
梁振英外访返港后确诊,正居家隔离
2022-12-08 19:37 香港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优化发热患者就诊流程
2022-12-08 19:13 抗疫进行时 -
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专家解答
2022-12-08 17:27 抗疫进行时 -
合肥:正有序储备“健康包”,将免费赠送有居家治疗需要的市民
2022-12-08 16:47 抗疫进行时 -
中央决定:陈敏尔兼任天津市委书记
2022-12-08 16:43 高层人事 -
民进党封杀大陆电子产品,岛内媒体怒斥:以后通信靠飞鸽传书吗?
2022-12-08 16:03 -
“80岁以上老人接种三剂疫苗后死亡风险下降9.3倍至1.5%”
2022-12-08 15:51 抗疫进行时 -
国家卫健委:没有症状的居家感染者不需要治疗
2022-12-08 15:42 抗疫进行时 -
以后检出混管阳性的楼栋不再封控?官方回应
2022-12-08 15:42 抗疫进行时 -
国家疾控局:从四个方面缩小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
2022-12-08 15:38 抗疫进行时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
2022-12-08 15:20 抗疫进行时 -
国家卫健委:各地迅速行动落实十条措施
2022-12-08 15:00 抗疫进行时 -
鄂尔多斯康巴什区探索“居家隔离事项群众票决”
2022-12-08 14:42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别掺和印太!”他当面叫停英航母部署,英方震惊 评论 78这条铁路建成将缩短12天!中国和巴西签了 评论 113孟加拉国转向中国:对印关系从未如此紧张 评论 84“美国关税大棒落下,日本幻想破灭” 评论 1981天水幼儿园铅中毒事件 - 是傻还是坏?评论 246 赞 212这个恶劣先例,我们决不能给越南开!评论 129 赞 543中国和发达国家还有什么差距评论 121 赞 54“国籍红利”下的象牙塔天平:平衡?还是倾斜?评论 101 赞 55甘肃有关部门的朋友说,他对幼儿园为啥会用非食用染料去做面粉也感到费解评论 84 赞 36余承东再次表示自己营销能力差,鸿蒙智行的营销应该作何改进?评论 51 赞 17海底捞服务员胸前带打赏二维码引热议,会形成美国那样的小费文化吗?评论 45 赞 28中国军舰在红海用激光瞄准德国侦察机评论 45 赞 29人口爆炸理论“破产”,如何评价资源紧张程度?评论 42 赞 1110日本最美公主性感泳装照、热舞视频全网疯传!宫内厅急了……评论 40 赞 5最新闻 Hot
-
这条铁路建成将缩短12天!中国和巴西签了
-
金砖国家民间理事会举行首次线下会议,卢拉高喊“万岁”
-
大湾区航空高层变动,曾志伟加入董事会
-
特朗普:对多国征收关税,巴西得交50%
-
捷克也对DeepSeek下手了
-
“别掺和印太!”他当面叫停英航母部署,英方震惊
-
BBC也叹: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这值得庆祝
-
欧尔班喊话冯德莱恩……
-
印度拟砸250亿卢比扶持,“但不可能取代中国”
-
克宫回应:你们应该去问白宫
-
“震惊、沮丧、愤怒!特朗普只会把亚洲推向中国”
-
刀刃向内揭开检察机关隐藏职能,“这可能是唯一一部”
-
佩斯科夫:特朗普措辞一贯强硬,俄方对此很冷静
-
政治品行恶劣、有意陷害他人、威胁他人人身安全...黄晓文被查
-
擅作主张停了军援没告诉白宫,美媒发现:咋又是他干的
-
“玉米阿姨”勇救落水女大学生:用我的命换她的也行
-
两年前,发现同住(不同屋)的人感染后。立刻遵循了以下方法:
1. 感染者独立居住一室(有独立卫生间),关门。基本不出那个房间。饭菜送至门口,里面的垃圾也每天放门口,其他人帮忙扔掉。
2. 其余人分住不同的房间,关门。各屋(定期)开窗换气。其实所有房间的窗户都朝着一个方向,彼此相邻。
3. 非必要(如去另一个卫生间),不进入公共区域。进入公共区域时,带外科手术口罩(中间一层熔喷布的)。回自己房间后,摘下来放入一个塑料购物袋,系扣后,挂在门后(基本没换过)。
4. 我本人在自己居住的房内期间,并不佩戴口罩,但窗户是24小时开着的。
5. 大约 7 天后,感染者就抗原检测正常了。 所有其他人,自始至终,均未出现任何症状(当然,也就没测抗原)。
中间那部分【放开=躺平?】之所以内容单薄,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没有触及一个重要问题——“层层加码”。
对,就是“层层加码”。严控疫情的阶段会出现向着“严”的方向“层层加码”的现象,管控放松的阶段同样会出现向着“松”的方向“层层加码”的现象,甚至更加容易出现,形成“狂奔”甚至“溃逃”。
中间那部分【放开=躺平?】之所以内容单薄,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没有触及一个重要问题——“层层加码”。
对,就是“层层加码”。严控疫情的阶段会出现向着“严”的方向“层层加码”的现象,管控放松的阶段同样会出现向着“松”的方向“层层加码”的现象,甚至更加容易出现,形成“狂奔”甚至“溃逃”。
但看到一些新闻中,一些地方的防控措施开始出现了一些现象,比如赶火车、公交车、去车站、不再需要刷码了。这是什么防疫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