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诊2024中国经济】林毅夫:对近期中国发展悲观论调的剖析和辩驳
最后更新: 2024-05-09 04:41:28编者按: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3年中国GDP增长5.2%。对此,彭博社评价到,“这个数据令人印象深刻。”
对于近期鼓吹“中国经济登顶论”的外媒来说,5.2%确实让他们五味杂陈。在本文中,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从国进民退、人口红利、资产负债表衰退等角度,用历史、事实和数据等驳斥了这一波“唱衰论”;并认为在2035年之前,中国还有8%的增长潜力,每年可以实现5-6%的增长;同时,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每年都能达到30%左右,这意味着,中国还是世界上机会最多的国家。
本文根据2023年12月28日林毅夫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专题》课程最后一堂课的录音整理而成,经作者修订,授权观察者网发布。
【文/林毅夫,整理/观察者网 高艳平】
《中国经济专题》这门课,以宏大的史观回顾了中国的发展。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个文明鼎盛的国家,因错过了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浪潮,迅速沦落为一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落后国家。
鸦片战争之后,几代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仆后继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建国以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迎来了奇迹式的发展。从1978年到2022年连续44年,中国的年均GDP增长率达到9%,2022年的经济规模为1978年的44.8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按市场汇率计算,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中国还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应该会在完成十四五规划的2025年之前跨过13207美元的门槛,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这是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发展奇迹。中国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
虽然改革开放后中国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中国崩溃论”一直此起彼伏。最近因为自2013年以来经济增长节节下滑,而且,2023年走出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经济的复苏低于预期,“中国崩溃论”的声音又非常盛行。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很多悲观的论调,这种悲观看法不仅仅在国外盛行,国内学者和媒体也有不少附和的声音。我想利用最后这一堂课,对一些盛行的看法进行梳理剖析。
《外交事务》2023年11-12月刊发布的“中国崩溃论”文章之一:谁杀死了中国经济
“中国崩溃论”的N种说法
1)“经济增速下滑,是国进民退造成的”
其中一个盛行的观点,把中国自2013年以来经济增长的持续下滑,归因于国进民退。
这个观点以产权理论为依据,改革开放初期,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尤其在制造业中占比将近100%;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发展非常快,在中国制造业中的占比从一开始基本为零,到2008年增加到将近75%。产权理论认为民营企业效率高,国有企业效率低,因此,把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归因于国退民进。
但是2008年以后,尤其是2013年以后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伴随着国有经济比重的上升,以及民营经济比重的下降,因此持此论者认为,民营经济比重的下滑是中国经济表现不好的主要原因,并且认为民营比重的下滑是中央的政策造成的。因为,中央提出要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因此他们认为,国进民退正是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结果。而且,在银行贷款当中,民营企业的贷款比重也不断下滑,国有企业贷款的比重则不断上升,使他们更加相信,中国经济的持续下滑是政府的政策导向造成的。
这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从数据指标来看也能得到支持。因此,很多学者就说,要改变现状,只有恢复国退民进才能扭转经济下滑的局面。这个说法有盛行的经济学理论的支撑,非常有说服力,很多人也就相信了。
2)“人口红利消失,所以中国经济放缓了”
另外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为什么发展那么快,主要的原因就是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形成的人口红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现在人口老龄化与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形正好相反:人口负增长,而且劳动人口比重在下滑。中国人口红利没了,所以经济增长减速了。日本就是这样,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很快,到了1990年代以后面临和中国同样的人口严重老龄化问题,因而经济增长放缓了,中国将会步日本的后尘。
这种说法听起来好像也很有道理。
3)“中国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
最近,日本经济学家辜朝明提出中国经济为什么表现不好的另一种解释,就是出现了所谓“资产负债表衰退”。
什么叫资产负债表衰退?辜朝明认为,1980年代,日本出现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最严重的时候,把日本东京皇宫的土地卖掉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如果把日本的房产都卖掉,可以买回8个美国。房地产泡沫时价格涨得非常快,成为全日本最赚钱的行业,原本做实业的企业赚钱非常辛苦,纷纷转而去投机房地产,许多家庭也同样去从事房地产投机。企业和家庭投机的钱一般来自银行贷款。
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整个日本的房地产价格跌去一半,东京房地产的价格更是暴跌到原来的20%,导致企业和家庭大量的银行负债。企业赚了钱,优先去还债,而不是去投资,因而投资增长很慢;家庭也是如此,拿了工资,优先考虑去还房贷,因此居民部门除保持基本生活外,消费也不增长。企业的投资不增长,居民的消费不增长,整个经济的增长就停滞了,GDP的增长率持续30年就在0-1%之间徘徊。
日本住宅用地价格指数:1955-2015年
日本经济增速在1970年初和1990年初两次换挡
辜朝明称企业和家庭在泡沫破灭后的还债过程为“修复资产负债表”,并给这种经济低迷起名为“资产负债表衰退”。
中国这些年房地产的价格也非常高,现在房地产价格在下跌,企业和家庭也出现提前还贷的情况,因此辜朝明认为,中国的投资不振,是因为企业要还银行的负债,家庭部门的消费增长比预期慢,也是因为他们要还房贷。
这种解释好像很有道理,又有理论分析,又有日本经验。
4)“中国不可能赶上美国,日本是前车之鉴”
上述几种观点都把中国经济不断下滑,归因于中国的体制及结构问题,这些因素的叠加,就形成了中国未来永远赶不上美国的预期。
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到2030年左右会超过美国,是我在1994年出版的《中国的奇迹》中提出的,当时也是中国崩溃论盛行的时候。不过我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我还跟人家打过赌,谁赢了可以得到200万美元,后来跟我打赌的人认为金额太多了,就改成20万美元。
1994年时海外也在唱衰中国,认为中国存在各种体制、结构问题,经济快崩溃了。一开始相信中国的发展是奇迹的人很少,但是到了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机构接受了我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有相当一段长时间国际上对中国的经济规模会超过美国逐渐形成了共识。
但是现在,国际上有不少权威学者和机构,转而认为中国经济永远不会赶上美国。比如像美国前财政部部长、前哈佛大学的校长、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教授,最近在媒体和各种论坛上讲,过去他认为中国会超过美国,但现在,他认为中国不会超过美国。
1960-2022年间,日美人均GDP变迁。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他的判断好像也有历史经验,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现在的GDP是美国的70%;1990年代中期日本GDP曾接近美国的70%,但是现在,日本的GDP只剩下美国的16.6%;日本的人均GDP也从超过美国,到如今下降到只剩下美国的一半。有了前车之鉴,他认为中国也不可能赶上美国。
现在这些声音在国际上非常盛行。
到底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我们要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49年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我曾经多次讲到,要完成这个远景目标,到2049年我国的人均GDP应该达到美国的一半。
我也曾经做过分析,2019年,全世界有70个高收入国家(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人均GDP按现价超过13,207美元)行列,其中28个国家人均GDP已经达到了美国的一半或更高,包括工业革命之后欧洲那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后来崛起的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以色列等等。
2019年中国的人均GDP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只有美国的22.6%,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只有美国人均GDP的16%。
根据我的测算,从2019年到2049年这三十年间,人均GDP要从美国的22.6%提高到50%,我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长必须比美国高2.7个百分点,美国在过去半个世纪人均GDP的年均增长为1.8%,在未来很可能还会保持这个水平,这样,中国在2019-2049年间的年均人均GDP的增长必须达到4.5%,才可以实现在2049年达到人均GDP是美国一半的目标。
但是现在国际舆论就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会一路下滑。比如大家就很担心,202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在5%左右(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3年中国GDP增长5.2%——观察者网注),那2024年可能就只有4.5%,2025呢,可能会更低。
过去中国崩溃论也盛行多次,而且,说起来头头是道,但中国一直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现在国外那些说法听起来有理有据就相信,必须自己研究这些现象,去了解其背后的原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热门评论 19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08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中国太大,人口超出了G7之和,世界更大,从而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理解能力。好在我们有中国特色的主体意志,让中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稳步前行。
- 西方的唱衰论和中国小品“卖拐”异曲同工,无非是惑乱人心,让中国吃“毒药”,走歧路或下坡路。我们要时刻擦亮眼睛,不能上他们的当!
从政治、经济、军事及舆论上打击中国、从文化上瓦解中国历来就是英美等霸权国家针对中国的基本国策! -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毛泽东同志在开幕词中指出:
“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中国人民已经具有战胜困难的极其丰富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
"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今天重温毛主席的铮铮誓言,依然掷地有声、气壮山河! - 全部楼层我与狸奴不出门社会主义经济学要靠林先生这么个从中国呆湾游过来的挑大梁,俺国自己培养的经济学家都是张嘴闭嘴米国如何,私有化如何……·自己培养的经济学家也有非常优秀的,林教授当年也是在美国读的博,不要捧一踩一。
- 雕鞍顾盼其实吧,我们的GDP漏算了烧饭。中国家庭烧饭都是直接买原材料加工的,欧美国家烧饭都用的是半成品。这就免了,一来家务劳动不计入GDP,二来原材料和半成品都不是中国或者欧美所特有。
- 但是看最近股市的表现,感觉很多人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不足。希望能尽快走出泥沼,回复经济的增长。
- 林毅夫,中国真正的经济家。
- 其实吧,我们的GDP漏算了烧饭。中国家庭烧饭都是直接买原材料加工的,欧美国家烧饭都用的是半成品。
- 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驳斥怕是不够成立。现在很多居民没有工作,或者收入低,社会保障差。就像有专家说我们有4亿中产阶级,但大部分处于刚过线的阶段,所以现在很多人是不敢消费的。只有一小撮人有钱才敢消费。
- xinyuan888几次,林教授都没有看错。要完整准确地评价林毅夫,这个人也有选择地研究问题
- 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 全部楼层天宝白胖换个角度看,“外人”说的往往比自己人说的让人信服🙂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 分析有理有据,入微入理,令人信服,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
- 全部楼层fcfs这些话套在任何一个国家身上都是没有逻辑问题的。问题不在于看不到目标和差距,关键问题在于未来如何实现,未来如何实现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解决当下已经出现甚至积累已久的问题。林擅长总结过去,用他的新结构经济学解释过去,善于从数字差距中去畅想未来,但是他也同样善于避开讨论如何处理当下的具体矛盾,不研究具体怎么做,所以他能讨到好口碑。其他国家也可以,但是其他国家没有产能没有技术,我们是有产能有技术,缺乏的只是消费,只要调整好经济结构,提高大家工资和消费就行了,比建产能要容易多了,我们新能源车产能现在已经到了四千万了,未来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 不愧为顶级专家,真知灼见
- 全部楼层底比斯之水欧美阻挠日本的手段之一就是贸易保护,现在他们对中国也这么干!中国的手机汽车进不了人家市场你能怎么办?这是日本的困境
- 全等公民小小的日本跟中国没法比,一个岛国,没有资源,没有市场,没有独立,能够混的30年不爆仓,已经是奇迹了!
中国多大?中国只要坚持改革与开放,这个人口,这个市场,手里头把控的资源是可以持续发展的。发展30年也没有问题!
说一个数据,中国目前钢铁产量是10亿吨,是其它欧美所有国家加起来都总和还要多?说明什么?说明整个的市场需求和规模是非常大的,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很大很大了,GDP其实是个虚的,没有多少意义。美国制造业巅峰时其钢铁产量比例也没有达到中国程度!
美国GDP多少水分?其实也是个糊涂账!什么乱七八糟的都统计进去了!日本那个文章我就回复了,无非就一个钱流动不起来,所以要借债先把债还了让企业敢投资让钱流动起来。
通篇其实就这一个观点。
而钱流不起来这个问题,其实还有个经典解决方案,恰恰是不在日本工具箱里的方案,很简单而且大家都知道。
不就是凯恩斯主义,国家投资建设么。。。 - 三架马车...............三马拉车,拉的是地主家的儿子“富棍儿”。马儿,挣了风光,挣了草料。
- 全部楼层风卷千苍第4条,中国不可能超过美国这一条还真没说错,2023年已经证明了。
因为美元霸权的存在,美国可以无限印钞,2023年美国一共增发了7万多亿美元,而且还压住了通胀,全都变成了真正的经济增长。
它印的绿纸可以全世界买商品,就算它不生产不创造,一样想增多少就增多少,你怎么可能超过它?兴奋剂吃多了就以为自己真的行,就认为只要一直吃就一直行,等到身体崩溃的时候就是暴毙而亡。 - 政府智库,就该是林教授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
昔日顶流基金经理蔡嵩松行贿、受贿案已当庭宣判
2024-05-08 22:54 -
王炸芯片,难再成苹果救星
2024-05-08 18:18 观网财经-科创 -
ST阳光:控股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拟罚款2.32亿元
2024-05-07 20:57 -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2024-05-07 17:23 观网财经-科创 -
历史性一幕!iPhone在华市场份额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观网财经-科创 -
45亿加码“五五购物节”,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国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烧身了
2024-05-06 18:47 观网财经-金融 -
舒适赛道红利释放,红豆股份品牌转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2024-05-06 12:16 观察者头条 -
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点来了!回应减持苹果、巨额现金储备等
2024-05-05 08:28 -
武广高铁、沪杭客专等4条高铁线涨价,涨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铁世纪 -
深圳将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区域住房限购?深圳住建局回应
2024-05-04 10:27 观网财经-房产 -
-
20张营业执照只有3家实存?央媒:问题在下头,根子在上头
2024-05-03 11:21 基层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2024-05-03 09:39 观网财经-房产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最新进展
2024-05-03 09:30 国企备忘录 -
31省份“一季报”:苏鲁浙增速超6%,山西总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观经济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观网财经-海外 -
南京公积金新政:包括宣城、马鞍山在内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认互贷
2024-05-01 19:50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当前经济数据中,也许藏着高官接连访华的答案
2024-05-01 09:24
相关推荐 -
星辰大海第二站,天问二号为何选它? 评论 8印度人把抵制矛头对准了这两国 评论 214特朗普准备卖了“美国之音”总部大楼 评论 174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货是侮辱 评论 69沃尔玛准备以关税为由涨价,特朗普威胁 评论 1691一只十几元的烤鸭,是美国无法翻越的高山评论 189 赞 1592印度为何总是严重误判对手?评论 176 赞 1243我这个北方“乡巴佬”被惊呆了,居然有:清蒸带鱼!评论 166 赞 64王树国发问:如果梁文锋读博士,还有今天的DeepSeek吗?评论 155 赞 325古代有什么能够吊打现代的东西?评论 83 赞 16因为中国以前也曾被人看不起,所以现在不要小瞧印度…这逻辑说得通吗?评论 82 赞 207效率太高,就业情况不太好,需要引入新机制,提高公司利润评论 57 赞 168去潮州最大菜市场闲逛,每一步都踩中了我的知识盲区评论 45 赞 279莫迪强宣“印军大捷”,印体制为何纵容“自欺式胜利”?评论 41 赞 810是谁告诉你“网约车太臭,除非女司机”?评论 40 赞 16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准备卖了“美国之音”总部大楼
-
沃尔玛准备以关税为由涨价,特朗普威胁
-
马克龙“搭手示强”,反被埃尔多安“拿捏”
-
他痛批特朗普撒谎“不值一驳”,“令美国人民蒙羞”
-
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货是侮辱
-
面临高关税压力,越美完成首次线下部长级磋商
-
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
“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
克宫:“普泽会”有可能,只要…
-
小米汽车回应“部分SU7前保险杠形变”
-
恶意传播涉刘国梁不实信息,杜某川、汤某被处罚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
美军高官急眼:中国在拉美居然整了10个,没人管…
-
无法一一谈判,特朗普放话:将被单方面加税
-
湖南怀化舞水河近期出现大量死鱼,当地回应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白宫急了:这是政治决定
-
其实都是欧美顶级资本+政治强权的阻挠和破坏,
只是用一堆貌似有道理的微观故事美化了。
拥有自己的强大市场,稳固的国有本地资本,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的矿产和土地资源,
加之强大的军队,
我们既不会进入中等陷进,也不会失去什么多少多少年,
产业升级成功之日就是我们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时候。
我们的人均乙烯产量,只有30多公斤样子,而美国是80公斤以上,台湾韩国这些是110公斤,我们可以提升一两倍出去了,我们的人均汽油产量,只有美国的八分之一,我们就算未来淘汰燃油车,也需要增程式,还有巨大的柴油,这些都可以用甲醇乙醇或者合成汽油替代,还有巨大的空间,我们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到美国一半,还有公摊面积,我们完全可以再提升一倍,我们的人均牛奶,只有35公斤,而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是300公斤,印度是150公斤,我们还可以提升五倍以上,我们的人均牛肉,只有7公斤,西方发达国家普遍35公斤,差距还很大,我们的汽车普及率,只有20%不到的水平,而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是70%,我们还有几亿辆车需要生产,我们人均的航班数量,人均游轮,人均度假,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经济产业升级方向。
还有需要的国家水网,调水工程,灌溉工程,光伏电站工程,电解水制氢工程,大化工工程,海水淡化工程,淡化浓盐水提取钾肥镁矿工程,航天工程,秸秆变肉工程,我们有的是地方可以提升经济,这些都完成了,出口的就算高端工业品进口点铁矿原材料,我们进入发达国家就稳稳的。
其实都是欧美顶级资本+政治强权的阻挠和破坏,
只是用一堆貌似有道理的微观故事美化了。
拥有自己的强大市场,稳固的国有本地资本,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的矿产和土地资源,
加之强大的军队,
我们既不会进入中等陷进,也不会失去什么多少多少年,
产业升级成功之日就是我们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时候。
中国多大?中国只要坚持改革与开放,这个人口,这个市场,手里头把控的资源是可以持续发展的。发展30年也没有问题!
说一个数据,中国目前钢铁产量是10亿吨,是其它欧美所有国家加起来都总和还要多?说明什么?说明整个的市场需求和规模是非常大的,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很大很大了,GDP其实是个虚的,没有多少意义。美国制造业巅峰时其钢铁产量比例也没有达到中国程度!
美国GDP多少水分?其实也是个糊涂账!什么乱七八糟的都统计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