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铂鋆:孩子有问题,该“吃药”的是父母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邓铂鋆】
2024年六、七月间,两款主治少年儿童及成人注意与多动缺陷障碍(ADHD)的药物盐酸托莫西汀、专注达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供应紧张,厂商给出的解释是原料药紧张、产能不足。8月,该类药品生产出现大洗牌:一家中标集采的印度药企曝出在原料药、工艺验证、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缺陷质量,被国家医保局“拉黑”,两年内不得参与集采。
经笔者了解,ADHD用药供应紧张,某印度药企出局仅是其中一个方面。近年来大环境的种种变化,才是导致ADHD药物市场需求“水涨船高”。
精神药物的滥用:“都是为了孩子!”
ADHD是一种心理健康障碍,包括持续性问题的组合,例如注意力难以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ADHD药物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它能够暂时性地抑制ADHD病人的症状出现,改善患者的注意力和情绪。
作为中枢神经兴奋药物,该类药物均为一类精神药物,管控等级高于“精二”类的日常安眠药,对患者特别是青少年服用者会产生很多副作用:
1.食欲不振/体重减轻;
2.轻微头痛;
3.影响发育,少年儿童服药会导致平均身高矮于同龄人1厘米;
4.睡眠质量受影响,约占用药少年儿童的三分之一至一半;
5.停药出现情绪波动;
6.长期服药,出现语言记忆力及协调能力受损等症状;
7.产生小怪癖,约15%的用药儿童会出现诸如咬指甲、挠皮肤、咬嘴唇、捻头发之类的小怪癖,在停药一周左右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ADHD药物断货现象经常发生在临近考试季,笔者第一时间想到了药物滥用问题。这一现象已经在社交媒体平台浮出水面:
为了应对升学压力,一些家庭夸大和错误归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向医生要求开具ADHD药物处方,认为该类药物是“聪明药”。他们通过合法和不合法手段,为孩子“搞药”,要求孩子长期服用,以此在学习和考试中“更专注,精神更振奋”。
而且,这些家长和受其影响的孩子往往有一套逻辑自洽,什么竞争压力大,“我不吃药有的是人吃药,他们考上了,我考不上”;什么“阶层滑落”,把眼前的学业成功摆在过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愿意为学业成就做出不合理的牺牲。
然而,临床研究表明,抗ADHD药物不可能对所有认知领域问题都能产生显著效果。对于中、高考等考试复习,视觉学习记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研究显示抗ADHD药物对考试复习紧密相关的视觉学习记忆并没有明显效果。研究认为,使用抗ADHD药物对提升中高考等考试成绩或学习效果没有临床证据。
“西学东渐”:滥用的阿片类药物
在药物滥用问题更源远流长的美国,一项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赞助的研究发现,全美有25%的青少年滥用ADHD处方药。研究人员指出,青少年将ADHD处方药作为派对助兴药或读书药滥用,以提升精神集中力和保持警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非法使用这类药物的情况普遍,但更多学生是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处方药。特别是住在北部地区的白人学生,以及家长教育程度较高的孩子,滥用情况尤为严重。“摸石头过河”,从美国的情况看,青少年滥用精神类处方药的结局无非有两点。
1.发展为药物依赖,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成瘾。一项研究表明,在课业压力繁重的美国“藤校”,六成学生自述曾经为了备考,临时性或长期服用ADHD处方药。当学生们走向社会,药物滥用不会戛然而止,他们会选择更“有劲”的药物。
大家在社交媒体平台看到的华尔街精英似乎永不休息,每天睡眠少于4小时,把每天高强度的健身房锻炼当作社交,是什么支撑他们?是长年的药物滥用,直到触雷使用可卡因等“硬毒品”。这一社会现象在影片《华尔街之狼》中也有所反映。
2.社会对药物滥用的底线提高。在美国,滥用精神类处方药物甚至非法药物(毒品)已经司空见惯,以日益严重的阿片类药物滥用问题为例,标志性的事件即普渡制药公司的“奥施康定(OxyContin)”问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四号
2025-01-24 06:46 航空航天 -
习近平在辽宁沈阳市考察调研
2025-01-23 20:35 -
叶永青终于就抄袭公开道歉,赔偿西尔万500万元
2025-01-23 20:31 -
武汉“绝命毒师案”,再审改判
2025-01-23 20:12 禁毒战争 -
2名内地学生在港被骗近千万,李家超回应
2025-01-23 15:33 打击网络诈骗 -
防止医保基金跑冒滴漏!国家医保局建立数据工作组
2025-01-23 15:23 医疗改革 -
31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发布,6省份超5万元
2025-01-23 14:55 地方宏观经济 -
不得将困境儿童标签化,18部门出台办法保护困境儿童个人信息
2025-01-23 13:47 -
西藏自治区政府原主席齐扎拉被查
2025-01-23 10:25 廉政风暴 -
张文宏就今冬流感发声
2025-01-23 07:49 -
寒潮蓝色预警发布:我国大部气温将先后下降8至12℃
2025-01-23 07:37 极端天气 -
事关中长期资金入市!国新办上午9点举行发布会,吴清出席
2025-01-23 07:21 金融观察 -
社会危害极大!曾某,已被执行死刑
2025-01-23 07:02 依法治国 -
遭举报出轨人妻的肖峰,被“双开”
2025-01-23 07:02 廉政风暴 -
习近平在辽宁葫芦岛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2025-01-22 22:06 -
1月22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2025-01-22 21:18 -
漯河舰未来将在航母编队中担任什么角色?
2025-01-22 19:32 -
向算法歧视说不!上海召开调度决策算法分类指导会
2025-01-22 19:08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
2025-01-22 18:39 乡村振兴 -
江西一局长收茅台被抓现行
2025-01-22 18:13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操心中国,美国“黑手”又要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 评论 134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评论 129“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评论 180“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评论 1441南航机长行凶自杀,庆幸的我们该如何评价他?评论 116 赞 112印度老想着分裂巴基斯坦,就不怕自己分裂成7个国家吗?评论 97 赞 383刚火没两天,小米YU7就因为“偷工减料”被锤了?评论 91 赞 45突发!巴基斯坦官方否认“即将引进歼-35隐形战斗机”评论 47 赞 36“大而美”法案通过了,特朗普大胜,美国大败评论 46 赞 87凭什么每次都让香港群众先看航母?香港:世界各国的航母我都见过!评论 40 赞 98六七年代的小孩玩什么评论 34 赞 49印籍生来华学的是医学,一些什么也不知道的人搁这胡编乱造呢评论 33 赞 310黄霑的歌词,写得有多好评论 31 赞 10最新闻 Hot
-
以军总长被曝与内塔尼亚胡激烈争吵:这么干局势会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体爆料:马斯克吸毒”
-
哈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苏: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
-
“家庭主义者”卢特尼克,把欧盟鸽了
-
通话通了个寂寞?特朗普不满,克宫回应
-
“盯上”西非矿产,特朗普将会晤非洲五国
-
英前防相挑衅:台湾问题上,西方对中国简直怂包…
-
操心中国,美国“黑手”又要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
-
“特朗普要想访华,先把台湾问题说清楚”
-
“对以色列感到愤怒和警惕,沙特将与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给日本背后捅刀,逼得台积电没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过,马斯克表态
-
朱时茂自曝被骗钱,“我还是反诈大使”
-
英F-35“趴窝”印度机场20天,快被“玩坏”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
2018年,Netflix上架一部纪录片《Take Your Pills》,可以意译为“药瘾”。里面出镜的美国大学生Delaney就直接对着镜头讲:自己嗑Adderall(一种精神类药物),而且她认为嗑药是很光荣的事情。她来自中西部,没钱买那种药,就去勤工俭学挣钱,以及辅导同学作业来赚取药。她认为,嗑药是成为社交平台完美学生的标配。她认为,美国学生要成为INS上的完美学生,得学习好、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到处去玩、拍很多美美的照片、还能保持足够睡眠。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就得多嗑药。
另一个出镜的美国大四学生Leigh,来自富裕家庭,也认为每个人都在服用Adderall。并且,她还觉得每个美国学生都“应该”服用。
然后,宾夕法尼亚大学认知神经学的Martha Farah教授上镜了。她的实验表明,无论是健康的还是有ADHD的学生,都不会因为嗑药而变得更聪明。无论有没有嗑药,学生们成绩并没有区别。
唯一的区别是:嗑了药的学生的自我感觉更良好,感觉自己做得更好,对自己更有自信。因为这些药物在人体内的化学反应,给了他们虚假的自信心,让他们自以为自己的学习变好了。
作为对照,马里兰大学青少年健康与发展中心也曾开展一项研究。他们统计了1250名学生的成绩和嗑药情况后发现:服用药物,或者说“中枢神经兴奋剂”的学生平均绩点为2.82,而未服药学生的平均绩点是2.96。
精神类药物的泛滥,也一样是这个逻辑。社会有问题,该“吃药”的是个人。老中医说过:心病还须心药医。精神类药物的毒副作用之猛烈,一样是一个巨大的回旋镖。现在依赖精神类药物或许会缓解导致心理问题的症状,但并没有涉及到导致这种心理问题的真正病根:社会问题。
心理类问题在初期,初见端倪的时候,还有可逆的时候,却被以一种免于二次伤害的情感关怀所处置。实质是一种放纵与鼓励,等不可收拾的时候,那么只能依赖精神类药物了。
这里的逻辑与美国止痛片的泛滥是一样的。小红书对账,在医疗医药方面,或许大家仅仅只注意到了费用这个富有冲击感的地方。稍微多留意一下,美国医疗不仅是费用高,而且其流程也是非常厉害的。初期,几乎都是话疗,给些生活小建议,大几千美金就没有了。轻微症状统统不管,尤其是初期十分对症,药到病除,立竿见影的抗生素是从来不会开的,想要开到抗生素,那需要相当有背景有能力的才会。善良的医生会多加一条建议,回家多和牛奶,因为美国牛奶的抗生素是超标的。等症状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疼痛难忍的时候,只有一个选择:止痛片。
最后,美国已经因为止痛药的泛滥,药物成瘾嗑药……等一系列问题,现在出现药婴已经不是一个个别现象了,什么是药婴呢?就是出生那天起,就必须嗑药的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