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报网 > 首页 > 焦点
我省划定耕地保有量 全国第一
来源:生活报   编辑:周迎华   2024-02-25 17:31:05

国务院批复《黑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我省划定耕地保有量 全国第一

生活报讯 (记者梁晨) 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今年1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黑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黑龙江首部‘多规合一’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22日,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龙年举行的首场《黑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赵景海对该《规划》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加强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相关项目建设发展

《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的目标任务,优化城乡功能布局、用地结构和要素配置,衔接各类专项规划,统筹安排重大平台、重点项目的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强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相关项目的建设发展,为促进区域协调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支撑。

划定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均位列全国第一

《规划》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耕地保有量24993.0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20327.00万亩,均位列全国第一。通过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拓展农产品生产空间、统筹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策略,构建全省“三区两带”农业空间发展新格局。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5.13万平方千米

《规划》落实国家“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围绕“绿色龙江”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5.13万平方千米。构建“三山四水多点”的生态空间保护格局,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统筹水资源、林地、草地、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巩固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以资源和空间利用方式转变倒逼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依托我省特色资源禀赋 打造全域风貌特色

《规划》突出我省特色资源禀赋,依托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平原、大湖泊、大界江、大熔岩、大冰雪等地域景观本底,深入挖掘北国边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文化特色,健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展示体系,构建“一核四区、两带两脉、特色集聚”的景观风貌空间格局,塑造我省“寒地黑土、冰天雪地、北国边疆、壮美山河、神奇历史、魅力文化”的全域风貌特色。

构建“一圈一团七轴带”城镇空间开发格局

《规划》将构建以哈尔滨都市圈为核心,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纽带,连接多城市、多中心的“一圈一团七轴带”网络化城镇空间开发格局。“一圈”,即以哈尔滨为核心的都市圈;“一团”,即以佳木斯为枢纽城市,以四煤城为节点城市的东部城市组团;“七轴带”,即哈长区域协同发展带、哈大齐牡发展主轴、哈绥北黑发展轴、哈佳同抚发展轴、齐加漠发展轴、抚双牡发展轴、沿边城镇带。

名词解释

我省“三区”,即松嫩平原农牧综合发展区、三江平原现代农业发展区、中部林农生态农业发展区三大功能片区;我省“两带”即绥满粮食安全产业带、哈同粮食安全产业带。

我国“三区”,即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我国“四带”,即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

“三山”,即保护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组成的东北森林带;“四水”,即保护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及临近重要湿地组成的水生态空间廊道;“多点”,即保护自然保护地等“多点”分布的生态空间。

“一核四区”,即以哈尔滨为核心,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四大风貌区域为支撑,引领全省风貌格局构建;“两带两脉”,即以绥芬河-满洲里通道为轴打造滨绥复合景观风貌带,以鸡西-伊春-五大连池通道为轴打造中部景观风貌带,沿黑龙江、乌苏里江水脉建设界江景观风貌廊道,沿松花江水脉建设湿地景观风貌廊道;“特色集聚”,即冰火特色、神州北极、黑河边贸、扎龙湿地、杜蒙草原、现代农业、三江湿地、华夏东极、镜泊湖光、渤海古国、阿城金源、林都伊春、海林雪乡、油城煤城等景观文化特色风貌片区。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他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黑ICP备1100132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