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广灿:印度东北,乱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白广灿】
5月3日,发生在印度东北曼尼普尔邦、已持续一个月的抗议活动,最终演变成蔓延多地的严重骚乱。
以库基人和那加人为主的山区部落民,与以梅泰人为主的平原居民爆发激烈冲突。据当地媒体估计,双方抗议民众最多约达5万人。一些地区甚至出现焚烧车辆、焚烧教堂、洗劫社区等多种暴力活动。
曼邦首席部长辛格(Biren Singh)在第一时间向印度联邦政府求援,不仅要求紧急动员驻扎在曼邦当地20个连的中央武装警察部队,还向内政部申请空运12个连的其他准军事部队参与镇压当地抗议活动,并赋予军队“见即开枪”的权利。截至5月6日,已有55支相关军队进入曼邦。
5月4日,印军警开始在曼邦多地驱离抗议民众,并与抗议民众爆发激烈冲突。截至5月14日,该邦骚乱已造成73人死亡、231人受伤,包括宗教场所在内的1700所房屋被毁,并有数万人流离失所。
曼尼普尔邦基本情况
曼尼普尔邦位于印缅边境,由于地处偏远,山峦众多,茂林重生,交通十分不便,是印度地理最为封闭、经济最落后的邦之一。
图源:微博用户@1002什么
曼邦地形为中间高、四周低,外围山脉丘陵面积约占曼邦的90%,居住者都是山区部落民。北面山区主要住着那加人,人口约占曼邦总人口的24%;东西南三面主要为库基人,人口约占16%。那加人和库基人主要信奉基督教。
曼邦中心为英帕尔盆地,面积约占曼邦的10%,居住者主要是梅泰人,人口约占53%,主要信奉印度教。
这里的山区部落民与平原居民之间,经常发生各种矛盾。
图源:微博用户@1002什么
族群矛盾与历史遗留问题
若追溯历史,曼尼普尔曾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王国。1826年,英国侵占曼尼普尔,将曼尼普尔化为英属印度下的一个土邦。1949年9月,曼尼普尔王公签署与印度的合并协议。
不过,绝大部分梅泰人认为此协议无效。梅泰人认为,合并协议是是在曼尼普尔王公被印度政府软禁期间签订的,属于被逼无奈,违背民众的基本意愿。另外,当时曼尼普尔地区政府权力掌握在议会内阁手里,对该秘密协议并不知情。因此,很多梅泰人并不认为合并协议有什么合法性,这成为了曼尼普尔分离运动的一大诱因。
山区部落民则长期不认为自己处于曼尼普尔王公的管辖下,经常与山下的梅泰人发生冲突,这成为山区部落民分离运动的根源。
由于殖民者不断扩张的种植园侵占了不少山区部落民的土地,库基人和那加人,同殖民者和梅泰人之间经常爆发冲突。1873年,殖民者在山区部落民和平原居民之间划定了隔离线,施行了族群隔离政策。然而,这一举措反而强化了各自的族群认同。在1949年签署合并协议时,那加人、库基人并不认为自己属于曼尼普尔,也不属于印度,而是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又为那加人和库基人的分裂运动埋下种子。
当地不同族群信奉不同宗教也是一大特色,其起源也特别有趣。
在英殖时期,由于印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殖民者不断地从如今的孟加拉、比哈尔、北方邦等地区,向东北部地区转移种植劳工。这安排迅速地改变了当地的民族结构和宗教结构。
像阿萨姆邦,印度本土移民很快成为了当地的主流族群。
如锡金邦,在19世纪末,信奉印度教的尼泊尔裔低种姓人口被大量引入,比例超过60%,为最终通过全民公投并入印度埋下根本性的伏笔。
而像曼尼普尔邦这种山区偏远地区,印度本土移民相对较少,但是当地平原地区族群逐步受少部分移民影响,信仰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在曼邦,信仰印度教的当地人叫梅泰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叫潘高人。而在族群隔离的几十年间,有不少传教士穿越隔离线去山区传教,山区部落民逐渐信奉了基督教。这就使得曼邦族群矛盾容易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虽然此次冲突的主体,是信奉基督教的山区部落民与信奉印度教的梅泰人,不过,此次矛盾并非国内很多媒体认为的宗教矛盾,而是土地矛盾。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泽连斯基搭乘法国政府专机前往日本
2023-05-20 09:00 乌克兰之殇 -
G7峰会将操弄涉华议题,我使馆:中方将作出坚决有力回击
2023-05-20 07:35 中国外交 -
美财长耶伦是否即将访问北京,我外交部回应
2023-05-20 07:33 中国外交 -
奥巴马被禁止入境俄罗斯
2023-05-20 07:27 俄罗斯之声 -
波兰副外长:期待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继续发挥积极影响
2023-05-20 07:21 乌克兰之殇 -
沙特:苏丹冲突双方的对话正在进行中
2023-05-20 07:14 -
俄称打击乌军基地,乌称空袭俄军阵地
2023-05-20 07:13 俄罗斯之声 -
日方称希望实现无核武器世界,汪文斌:不要采取虚伪立场
2023-05-19 23:13 -
泽连斯基将出席G7峰会,外交部回应
2023-05-19 23:04 乌克兰之殇 -
英国政府也想明白了,这么对华“小题大做”
2023-05-19 23:02 不列颠 -
乌驻英大使抱怨:西方给的压力太大了...
2023-05-19 22:55 乌克兰之殇 -
G7宣布对俄发动新一轮制裁
2023-05-19 22:45 俄罗斯之声 -
白宫:明天还是要碰下头
2023-05-19 21:50 -
共316席!泰国10党结盟,支持皮塔任总理
2023-05-19 20:23 -
泽连斯基抵达沙特参加阿盟峰会,将与沙特王储会晤
2023-05-19 20:21 乌克兰之殇 -
莫迪:印度同时加入QUAD与上合,不矛盾不互斥
2023-05-19 19:43 印度惊奇 -
持续贬值放水,日经指数刷新“泡沫”时代后最高位
2023-05-19 18:54 日本 -
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全文)
2023-05-19 18:12 观察者头条 -
澳前外长警告:我们太容易上美国的当了…
2023-05-19 18:05 -
主管反恐的俄副外长瑟罗莫洛托夫卸任,年满70
2023-05-19 17:41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评论 45“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评论 134“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评论 221“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评论 221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评论 941什么样的芯片是强大的芯片?评论 286 赞 952中医建议小孩多玩泥巴改善过敏,你怎么看?评论 219 赞 103神奇的回旋镖:在中国素质极差的印度女网红,被印度情报部门逮捕了!评论 183 赞 1494地铁上老人拉拽小伙强制让座,小伙不为所动:这种态度我怎么让!上海地铁回应评论 154 赞 26很多人对美国、对整个西方一直以来都有极大的误解评论 100 赞 787央视终于发声!歼-10CE首次海外建功,透露哪些信息?评论 99 赞 418为什么我认为小约翰可汗描述中的英国比苏联可怕? 评论 85 赞 709PL-15:中程空空导弹之王评论 81 赞 3210日本末日论,正在网上疯传评论 58 赞 7最新闻 Hot
-
“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
雷蒙多焦虑:美国每天都要有“落后中国”的紧迫感
-
“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
讲个笑话,这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
-
“G6要告诉美国:要对华施压,还要被你胁迫,臣妾做不到”
-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
黄仁勋:全球一半AI人才都是中国人,根本阻挡不了
-
特朗普要查哈里斯
-
英法加谴责以色列:震惊!再不收手就制裁!
-
特朗普还是忍不住,暗示拜登“隐瞒癌症病情”
-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张永宁,任宁德市委书记
-
孙杨退赛
-
特朗普拟对中国起重机加100%税,“美国这行80年代就黄了”
-
安徽凤阳鼓楼瓦片大面积滑落,当地通报
-
陈奕迅发文报平安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
热门评论 3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58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我们现在不要笑印度,美国的问题也是几乎类似的;印度政府无能协调国内资源、平衡族群间的利益分配,美国也一样。且在我看来,这特征不单单是国家、民族、政治,这还可以体现在家族内部:我家父辈青春期的时候,那时是三年饥荒,家里孩子多,我爸这边是大房和二房生活在一栋楼里,大房和二房还是亲姐妹,所以两家的孩子也混在一起,爷爷解放后就死了,所以是2位母亲拉扯大十多个孩子(父辈),因为生活十分困难,大房家的母亲就会主动缩减最小最不听话的那个孩子的口粮,那个孩子(我爷叔)一生都恨死他妈了,结果是二房的母亲看不下去,给了吃的。这一段场景,就是资源稀缺下管理者(家长)的资源分配。
像印度和美国“拉一派,打一派”的做法,本质就是资源不够,不能做到“都养活,都过好日子”,所以就要消灭一批人。印度是扶持印度教攻击穆斯林,美国是扶持资本主义消灭中产、消灭无产、消灭流浪汉,本质上这是西式的计划控制人口,本质上他们都是“灭霸的思路“;而中国肯定不是灭霸的思路。灭霸的想法就是:环境不能承载这么多人,为了活下去,人数必须缩减,所以我主动去消灭别人,以让自己能成为剩下的人——这本质就是强盗逻辑。中国的思路是发动自己的智慧,用较少的耕地养活更多人,利用自然的营养循环获得更好的营养搭配——优化环境、优化资源——服侍更多人口。中国本身又善于总结和发现,比如洗洗太阳能电池板结果发现可以养羊,一举多得岂不美哉~;稻花鱼,一举多得;鸭子灭蝗虫,鸭子也好吃。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抹黑式报道、阴间滤镜,不是在伤害中国和中国的信徒们,而是在伤害他们自己,因为这使他们蒙蔽了双眼,看不到他们之外的解决思路,所以他们就只能停留在灭霸的思路上,延续和发展灭霸必然会促成的罪孽与人口清洗。
我们这个世界,要获得几种可选择的道路,本身是很可贵、很稀有、很珍贵的。这需要一个社会连续发展几十年才能渐渐显现成果,如果将这看成一种植株,那么中国这株品种花了74年才开花结果,这个品种的培育时间较长;而对于世界,原来欧式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是40年前世界上唯一成功的现代化解决方案,40年后世界看到了第二种方案;我们要想一想,还要过多少年我们才能看到第三种、第四种解决方案?方案越多,选择越自由,容易有幸福感;方案稀缺,选择受限,幸福感更多是海市蜃楼,可见不可及。
印度、美国,只有等他们自己开眼,我们现在劝什么他们也未必听得进。
最重要的是有多少人翘首以盼中印开磕呢,怎么能遂了它们的意。
这个话题不是莫迪老仙人决定
英美媒体一想,印度啊,那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