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跑世界+领航世界:5G与北斗导航融合发展意味着什么?
中国4G网络建设“领跑世界”,到了5G时代,比4G多了10倍的带宽传输能力,这张网到底能做什么?
北斗导航“领航世界”,但面对GPS已占领全球90%以上市场的先发优势,它将如何破局?能够在“一带一路”上带来怎样的新商业模式?
特别是,5G与北斗导航的融合发展,将如何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智慧社会的目标服务?
近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邓中亮博士接受媒体访谈,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观察者网整理访谈实录如下(限于篇幅,有删节和尽量保留愿意的调整,完整视频附后):
记者:邓老师您好,您是研究通信和导航如何结合的专家,在很多场合您都提出过“5G+北斗”的概念,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邓中亮:您好。导航爱好者都知道,美国的GPS、中国的北斗、欧洲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实际上都通过通信手段来做高精度测量和定位。尽管卫星在36000公里的轨道上,但它测量卫星到手机端的距离,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卫星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全覆盖,而且不需要花太多的钱,一套系统成本600-700亿人民币。
但是如果信号被遮挡就不行,特别是在地下或建筑空间内的时候,容易收不到卫星信号,很显然,卫星定位导航在室内很难满足需求。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手机打电话,手机信号是无线信号,在室内基本上都有信号能打通电话。那么,这种信号能不能反过来满足我们的定位导航的需求呢?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完成全面部署
记者:手机信号如何用于定位导航呢?
邓中亮:定位导航的基本原理,是测量信号源到接收端的距离,信号传播的时间乘以光速,等于距离,一般4颗卫星就能定位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测4个基站到手机之间的距离来定位呢?假设能测的很准,实际上也可以算出位置。
从1996年开始,大家就在研究这个问题,2G时代、3G时代、4G时代到现在的5G时代,都希望把这个资源用好,在通信的同时,能够解决遮蔽空间的定位导航难题,定位精度希望达到米级,跟卫星定位精度一样。但大家研究发现,2G、3G、4G的定位精度达不到米级或者亚米级,所以之前定位应用不太普及。
通过什么办法来解决呢?大家经常想到WiFi、蓝牙和UWB,WiFi的覆盖范围也就十来米,所以它可以把楼层、房间区分开,至少可以解决人在室内基本活动所需要的定位服务能力。UWB的精度可能还可以更高一点,到分米级,甚至厘米级。这些网是大家在日常生产生活当中可以用到的。
但有一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在中国建设一张4G网,投入的成本是6000亿元,5G网络的计划投资是1.2万亿元。在2000年的万国邮联,中国的通信发展路线选择了LTE,没有选择WiFi,LTE发展方向就是目前国家已经投入巨资建设的4G和5G网,很显然,我们会继续沿着LTE的路线图发展到未来的6G,不会重复投资WiF路线,它可以作为补充,但我们不会再花上万亿元来建设WiFi或者UWB网络,来满足我们室内普适的位置服务需求。
那么假设能够把5G网络反过来应用,为我们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提供支撑的话,在通信的同时就解决了定位服务的问题,成本就可以达到最优了。
从全球来看,天上的卫星网络是张大网,地面的移动通信网是一张大网,这两个大网能够融合,就可以解决信号的服务覆盖,包括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能力。我们实验室在“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20多年来一直在研究通信网的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力问题。研究发现,通信网络具有达到米级、分米级和厘米级服务的潜力,这意味着我们在建设通信网的同时,可以赋能这张通信网具有跟卫星网络一样的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力,这两张网对接,可以满足我们的定位导航需求,特别是位置服务的商业化应用难题。
室内导航应用场景
记者:卫星导航系统,解决的是暴露空间的导航问题,手机通信网络要解决的是室内导航的问题。室内导航系统不依托卫星,同样也能够进行服务,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两张网联合在一起呢?
邓中亮:这涉及几个方面,第一,原理的一致性。无论卫星定位导航还是地面通信网的定位导航,都是用通信手段,通过测距和定位计算来来满足我们米级、亚米级、分米级的定位导航。室内一般一个家居房间面积9平米,层高3米,要求米级定位精度;自动驾驶需要分米级甚至更高的精度。
第二,信号覆盖的互补性。在室外,我们通过卫星信号覆盖做导航。但是人们80%以上的时间都在室内空间,越密集的区域,建筑空间越多、遮蔽空间越多,在一个城市区域往往40%-50%的地方都收不到卫星信号,这就意味着在这些空间用卫星是很难满足位置服务的需求,地面网建设恰恰在这些空间做重点布局。5G在人口越密集区域覆盖越好,在这个网络中,定位导航信号已经变得很强了。毫无疑问,卫星与地面网在覆盖能力方面是互补的。
第三,室内室外定位有空间连续性需求。导航位置服务跟通信是分不开的,不管是未来的无人机、无人车还是自动驾驶,这一系列需要位置服务的应用,都需要打通空间的连续性,室内到室外的位置服务要做到“无缝化”,如果不做到全覆盖,很难满足这种连续性的位置服务需求。5G和卫星组合起来就能够解决信号连续覆盖问题。
第四,基准统一的要求。从位置服务体系上来讲,我们要强调基准的统一,卫星有卫星的时间空间基准,地面网有地面网的时间空间基准。如果两者不统一,会给我们的服务带来很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5G跟卫星之间有统一时空基准和统一的位置服务能力,包括解决互操作问题。
一般来说,通过3颗卫星要做定位很难,4颗卫星才能满足定位的基本条件,中国的北斗系统一共30多颗卫星,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加起来才100多颗卫星,但地面通信基站资源很丰富,我国拥有好几百万个基站,基站和卫星能不能协同做精准定位导航?1颗卫星加3个基站行不行?我们可以进行组合计算,最大的好处是提高卫星定位的精度,基站的高度信息比较精确,两者组合,精度就可以提高一个数量级。
记者:目前室内定位有没有真实应用场景?
邓中亮:真实场景有很多,比如现在疫情管控中要做密接分析、动态流调监测等等,室内定位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再比如现在的打车服务,我们可以发现,车在哪,人在哪,一清二楚,在几年前,即使GPS定位已经相当普及,这也是无法实现的。这并不是卫星定位精度改变了,而是地面网的接入与卫星融合,提升了服务能力。
中国4G网络建设“领跑世界”,北斗导航“领航世界”,到了5G时代,比4G多了10倍的带宽传输能力,这张网到底能做什么?有两句话可以概括:信息随心而至,万物触手可及。
从我们国家发展战略上来讲,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智慧社会的目标。什么样的社会是智慧社会?这值得思考。
第一,我们认为前提条件是必须要透明化,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社会治理必须要全域的透明感知;第二,有了透明感知以后,我们强调安全。只有这两个前提条件成立,我们才能讨论如何建设智慧社会。
时空基准、超宽带通信、时空大数据、实时计算、人工智能控制等等,都是支撑我们智慧社会的重要基础。5G的业务重点是将来要满足万物互联的需求,时空基准需要放在首位,这又反过来涉及定位问题。
全球现在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GPS发展到现在已经48年了,它走过了定位导航的产业化过程,它现在可以卖产品,但是很少卖服务,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在于它在这个地方能定位,可能在那个地方不能定位了,恰恰用户的服务需求在它不能提供能力的地方,所以它只能卖产品,不能卖服务。
GPS比我们早了20年,我曾经到泰国去,对方说“我GPS用的好好的,为什么非要换你的北斗?”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从技术路线图来看,GPS和北斗都是通过通信手段来定位导航的,GPS比我们早20年,它已经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我们做的跟它一样好,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怎么去超越呢?作为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的北斗导航系统,如何去占领四分之一以上的全球消费市场?必须要有新的抓手。
北斗的定位导航服务化如果可行,就可以提供位置服务的商业模式,自然而然能吸引很多企业和用户。
记者:室外定位可以用GPS,但是我们可以说,用我们的北斗还能做室内的定位。
邓中亮:对,把卫星定位导航的服务能力从室外延伸到室内,跟5G网服务对接。
第一,北斗可以提供时间基准,对所有的基站都要授时,我们现在5G的同步能力要求达到微秒级以下,200纳秒左右,将来6G时代可能缩短到几十纳秒,北斗卫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所有的基站通信服务时,都需要知道用户在哪,这个时候它可以用最小的能量消耗来满足最大的服务群体,降低成本,这就叫智能基站、智能5G服务。基站需要的这种能力,恰好北斗卫星也可以提供。
反过来讲,第一,目前卫星定位导航首次定位时间需要30多秒,如果跟5G地面网对接起来,可以将首次定位时间压缩到一至两秒,大幅度减少定位导航的启动时间。第二,卫星覆盖不好的地方,基站先可以覆盖,特别对于城市区域来讲,5G覆盖可能是最好的,同样一笔钱投下去,既解决了通信问题,又解决了定位服务问题,两者结合,就可以满足位置服务的商业化需求。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远方
热门评论 5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73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迎风布阵为啥我手机总显示4g没收到5G信号呗
- 全部楼层Ipfreely5G最大的应用场景不是消费端,而在工业、医疗等产业领域。另外,三大运营商这两年利润大增,5G刺激了流量的大爆炸,流量单位维护成本比4G低了很多,需要更新认知。消费端现在缺少适合5G应用的软件,结合4G场景的App出现在网络建设3~5年后才陆续出现,多些耐心。我记得第一代计算机上的USB接口到这代机器报废都没用过。但是不得不装。5G应该是第一代设备报废后,可能会迎来真正的使用需求。
- 为啥我手机总显示4g
- 三省三平6G是华为发明的吧6G到目前还没有标准,如果华为做的好,那就成了一家独大!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 全部楼层哈哈哈哈哈哈哈此评论已被屏蔽你连6G是个啥都不明白,扯什么呢?
- 全部楼层东苏闲人我有个细思极恐的想法,可能有点神经过敏。
如果马斯特的,3万多个星链卫星,布满了中国的上空,那么一旦中美开打,我们发射的,远程,战略导弹,会让这些星链小卫星发现以后,突然他们就变成了弹簧刀自杀,小捣蛋,来撞击我们的东风系统,那么,我们不救在美国星链卫星的,天往下,没有任何打出去的机会了吗?想想非常可怕,所以,美国的这个星链小卫星计划,我怎么想,也是感觉是对付我们的。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一旦做出这个准确的判断,我们应该把在中国上空的所有的星链小卫星全部干掉,也可以做好这个准备,一旦开打,在半个小时以内,把这些星链小卫星俘获,然后让他们回到地面,不要让他们干扰我们的导弹发射,这才是我最关注的问题立足于防守是不行的,你有我有全都有才是正确的。而且要跟他竞争,不能让他垄断市场,让他赚不了钱,就更正确了! - 全部楼层某X某Y就那几颗破卫星,能干嘛?别太小看那几颗卫星,星链卫星先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对中国空间站上的航天员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这是经过证实的,有相关报道。 想想看卫星如果撞上空间站会是什么样的后果。星链卫星说是用来做互联网通讯的,战时肯定能用于军事监视目地,当我们发射导弹时,在中国上空的这些星链卫星能发现,甚至能进行信号干扰!那会是怎么样情景?
- 全部楼层东苏闲人我有个细思极恐的想法,可能有点神经过敏。
如果马斯特的,3万多个星链卫星,布满了中国的上空,那么一旦中美开打,我们发射的,远程,战略导弹,会让这些星链小卫星发现以后,突然他们就变成了弹簧刀自杀,小捣蛋,来撞击我们的东风系统,那么,我们不救在美国星链卫星的,天往下,没有任何打出去的机会了吗?想想非常可怕,所以,美国的这个星链小卫星计划,我怎么想,也是感觉是对付我们的。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一旦做出这个准确的判断,我们应该把在中国上空的所有的星链小卫星全部干掉,也可以做好这个准备,一旦开打,在半个小时以内,把这些星链小卫星俘获,然后让他们回到地面,不要让他们干扰我们的导弹发射,这才是我最关注的问题一但星链部署完成,星链卫星的监视+特斯拉汽车的行驶轨迹所形成的精确地图数据 细思极恐!!! - 全部楼层jova另外,只要速度够快,即使撞毁了也马上通知后面的车了。扫地机器人都知道搞虚拟墙,没理由智慧道路不知道。是啊,撞坏个防护栏,高速路就要发生事故,那还叫智慧公路吗?万物互联呢。
- 这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两大推手和利器!
- 全部楼层褐色海洋首先,传感器不止安装在防护栏。其次,大货车也都无人驾驶了,何来撞毁?另外,只要速度够快,即使撞毁了也马上通知后面的车了。扫地机器人都知道搞虚拟墙,没理由智慧道路不知道。
- 猎鹰007路的智慧是很危险的,假如前面有大货车撞毁了护栏墙,那么后面的车就要失误了,交通事故可是致命的啊。首先,传感器不止安装在防护栏。其次,大货车也都无人驾驶了,何来撞毁?
- 以后重庆这样的4D城市 是不是也能精准定位了?
- 全部楼层九江月医疗领域的最大应用点就是无线。有没有线的区别是很大的,医生可以不用进出手术室,同时操作两台手术。一方面节约了换衣服和消毒的时间,即便中途换医生也会快不少,甚至可以做到在不转院的情况下同城开展手术,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全程无菌手术,患者感染风险会下降不少。事实上5g的应用场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您说的这种情况是在外科手术机器人上可以实现(比如DA VINCI 手术系统),医生不用进出手术室,但是你知道吗?在医生进行手术的时候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在手术台边上仍有2名以上的助手负责对手术器械进行更换,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此外手术系统和手术器械的成本根本无法配置到你所想象的场景里面去。5G+DA VINCI 手术我看过现场直播,但是也就是很少的几例,是医生在外地对于301医院的患者进行手术,旁边还备着另外一个手术小组。比现场手术成本高多了。根本不具有广泛推广的可能性。
- 温馨的风5G叫好不叫座已经两年多了 应用率很低 运维成本却很高 是得想办法破题又来一个大聪明,以前你也是这么说4G的,结果呢,现在谁能离开5G?欧美为什么落后了?就是从5G落后开始,以后越来越落后,5G最大的作用就是大幅度提高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 东苏闲人这个访谈节目没有触及我想问的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如果中国有了成熟的低轨道星链,卫星覆盖以后,也就是说中国也发射3万或者5万颗低轨卫星,把整个通信网络用低轨卫星覆盖以后是不是国内的所有的通信基站就可以不要了,也就是说用低轨卫星完全取代了现在的通讯基站模式。换言之,低轨卫星的星链覆盖能不能在建筑物内部到精确的定位,包括你在20楼,你在地下1楼都能够分辨出来。
这些关键问题的研究,这位专家没有给我任何有用的参考答案,这反而是我们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吧。
如果低轨道的星链,通信网络解决不了建筑物内部的定位准确问题,那么我们就不做这个星链,也好利用北斗现有的系统和我们强大的地面基站形成5G网络覆盖也能完成我们国内的精确定位问题,起码国内的老百姓智能的汽车导航能够非常安全的运行,也就善莫大焉了。
星链计划最大的作用是占轨道。
跑马圈地,相对于他占下的空间,发射费用不算太大。
但是技术进一步发展以后,轨道价值就可能大幅增加,不管是在民用方面还是军用方面。 - 东苏闲人这个访谈节目没有触及我想问的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如果中国有了成熟的低轨道星链,卫星覆盖以后,也就是说中国也发射3万或者5万颗低轨卫星,把整个通信网络用低轨卫星覆盖以后是不是国内的所有的通信基站就可以不要了,也就是说用低轨卫星完全取代了现在的通讯基站模式。换言之,低轨卫星的星链覆盖能不能在建筑物内部到精确的定位,包括你在20楼,你在地下1楼都能够分辨出来。
这些关键问题的研究,这位专家没有给我任何有用的参考答案,这反而是我们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吧。
如果低轨道的星链,通信网络解决不了建筑物内部的定位准确问题,那么我们就不做这个星链,也好利用北斗现有的系统和我们强大的地面基站形成5G网络覆盖也能完成我们国内的精确定位问题,起码国内的老百姓智能的汽车导航能够非常安全的运行,也就善莫大焉了。
我有个细思极恐的想法,可能有点神经过敏。
如果马斯特的,3万多个星链卫星,布满了中国的上空,那么一旦中美开打,我们发射的,远程,战略导弹,会让这些星链小卫星发现以后,突然他们就变成了弹簧刀自杀,小捣蛋,来撞击我们的东风系统,那么,我们不救在美国星链卫星的,天往下,没有任何打出去的机会了吗?想想非常可怕,所以,美国的这个星链小卫星计划,我怎么想,也是感觉是对付我们的。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一旦做出这个准确的判断,我们应该把在中国上空的所有的星链小卫星全部干掉,也可以做好这个准备,一旦开打,在半个小时以内,把这些星链小卫星俘获,然后让他们回到地面,不要让他们干扰我们的导弹发射,这才是我最关注的问题 - 全部楼层丁三猴六不载人就不能送人上天了?送快递的,东方快递
- 全部楼层哈哈哈哈哈哈哈此评论已被屏蔽就那几颗破卫星,能干嘛?
- 东苏闲人这个访谈节目没有触及我想问的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如果中国有了成熟的低轨道星链,卫星覆盖以后,也就是说中国也发射3万或者5万颗低轨卫星,把整个通信网络用低轨卫星覆盖以后是不是国内的所有的通信基站就可以不要了,也就是说用低轨卫星完全取代了现在的通讯基站模式。换言之,低轨卫星的星链覆盖能不能在建筑物内部到精确的定位,包括你在20楼,你在地下1楼都能够分辨出来。
这些关键问题的研究,这位专家没有给我任何有用的参考答案,这反而是我们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吧。
如果低轨道的星链,通信网络解决不了建筑物内部的定位准确问题,那么我们就不做这个星链,也好利用北斗现有的系统和我们强大的地面基站形成5G网络覆盖也能完成我们国内的精确定位问题,起码国内的老百姓智能的汽车导航能够非常安全的运行,也就善莫大焉了。
首先,一个卫星只能服务约500个用户,覆盖面积实际上也是有限的,并且还得装地面接收站。其次,这东西它不是真的就只是一个通信卫星,它是针对高超音速武器的反导拦截系统的一部分,要不然我国根本就不需要研究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它针对的就是这类反导卫星。最后,这玩意实际上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用,本身现在近地轨道就过于拥挤,碰撞几率已经很高了,真发生连锁碰撞造成太空垃圾碎片洒满太空,那到时候所有卫星都发不上去了,人类可能会被锁死在地球好几十年,因为航天器一发上去就直接撞到碎片然后爆炸。
-
四年亏损27亿,快狗打车赴港上市
2022-04-26 22:2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一季报延期,毛利率下滑,宁德时代急需出海?
2022-04-26 18:09 观网财经-汽车 -
保供路上,上海骑手的里程焦虑
2022-04-26 17:5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手机寒冬”里的千亿CIS芯片龙头
2022-04-26 15:44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AI何以昇腾?必须突破人才瓶颈
2022-04-26 15:05 观网财经-科创 -
俄空天军研究院火灾致17死,初步调查由电路故障引起
2022-04-26 14:13 俄罗斯之声 -
俄:呼吁欧亚经济联盟、金砖和上合在贸易中“去美元欧元”
2022-04-26 13:37 俄罗斯之声 -
起诉马云,打压中国科技公司美国又出招
2022-04-26 11:5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央行回应“金融市场出现波动”
2022-04-26 09:43 观网财经-金融 -
无锡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二孩三孩家庭最高可贷100万
2022-04-26 08:44 观网财经-房产 -
李克强:要高度重视国内外形势出现超预期变化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2022-04-25 22:43 观网财经-宏观 -
国办发布促消费新政: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
2022-04-25 20:16 观网财经-消费 -
“这份报告或终结约翰逊的首相生涯”
2022-04-25 19:35 不列颠 -
受贿、侵占756万余元,快手前副总裁被判七年
2022-04-25 14:5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沪指暴跌5.13%,失守3000点
2022-04-25 10:37 观网财经-宏观 -
今天,多家银行宣布:正式下调
2022-04-25 10:36 -
菜鸟:在沪物流加快恢复,累计配送保供物资1.5万吨
2022-04-25 10:3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央媒头版:防疫与发展要防止顾此失彼
2022-04-25 10:19 观网财经-宏观 -
美欧巴去年3亿吨粮食变燃料,全球谷物价格指数创历史新高
2022-04-25 09:36 -
朱光耀:美国此次货币政策力度速度空前,我们要高度警惕
2022-04-25 09:05 观网财经-金融
相关推荐 -
“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评论 45“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评论 134“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评论 221“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评论 221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评论 941什么样的芯片是强大的芯片?评论 289 赞 952中医建议小孩多玩泥巴改善过敏,你怎么看?评论 220 赞 103神奇的回旋镖:在中国素质极差的印度女网红,被印度情报部门逮捕了!评论 183 赞 1524地铁上老人拉拽小伙强制让座,小伙不为所动:这种态度我怎么让!上海地铁回应评论 162 赞 36很多人对美国、对整个西方一直以来都有极大的误解评论 101 赞 807央视终于发声!歼-10CE首次海外建功,透露哪些信息?评论 99 赞 428为什么我认为小约翰可汗描述中的英国比苏联可怕? 评论 85 赞 729PL-15:中程空空导弹之王评论 84 赞 3410日本末日论,正在网上疯传评论 58 赞 7最新闻 Hot
-
“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
雷蒙多焦虑:美国每天都要有“落后中国”的紧迫感
-
“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
讲个笑话,这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
-
“G6要告诉美国:要对华施压,还要被你胁迫,臣妾做不到”
-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
黄仁勋:全球一半AI人才都是中国人,根本阻挡不了
-
特朗普要查哈里斯
-
英法加谴责以色列:震惊!再不收手就制裁!
-
特朗普还是忍不住,暗示拜登“隐瞒癌症病情”
-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张永宁,任宁德市委书记
-
孙杨退赛
-
特朗普拟对中国起重机加100%税,“美国这行80年代就黄了”
-
安徽凤阳鼓楼瓦片大面积滑落,当地通报
-
陈奕迅发文报平安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
那个通讯试验相当于宣布了星链已用于军事用途,将来打起来我们就不用保护这种“民用卫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