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14期:中美旧金山峰会的意义
“中美彼此都认为需要适度缓和一下中美关系,这场峰会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目的。”
“我们一方面要对话,要抓住合作机会,另一方面根本之路是发展自己。”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这两件事将在多大程度上为中美关系注入不确定性?”
11月15日,中美元首举行会晤,备受世界瞩目。在东方卫视12月18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一起探讨了这场会晤对中美关系及国际格局的影响。
张维为:
2023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举行了会谈,受到外部世界的高度关注。
我们在这个节目中多次说过这么一个观点:对美国这样的国家,唯有经过交锋,才能更好地交流。
五年前,美国发动了对华“贸易战”,中国奉陪到底,结果美国铩羽而归。美国随后又发动了对华“科技战”,中国坚定反击,随着华为Mate 60 pro手机横空出世,今天大家在调侃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对华“金融战”暗潮汹涌,中国有所损失,但有党的坚强领导,美国获胜的几率不高。在安全领域内,美国感到中美摩擦已进入它也难以承受的高风险区间。此外,美国还遇到了乌克兰战局的空前困境和巴以冲突带来的空前孤立。
总之,美国十分需要缓和中美关系。过去几个月内,美国先后派出了多位高官访华,包括财政部长、商务部长、总统气候特使,以及美国国会参议院代表团等,期望缓和中美关系。从更大的范围看,国际社会多数国家也普遍期待一种更为稳定的、更可预测的中美关系。
总之,我认为经过这些年中美之间的多重“交锋”,某种新的“交流”条件开始出现,所以就有了这次中美旧金山峰会。
这次旧金山峰会有几点特别值得关注。
首先,中美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习近平主席特别指出:中美这两个大国,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更是谁都无法承受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双方的会晤持续了四个小时,全程使用同声传译,这意味着这是一场面对面的比较深度的交流。拜登总统会谈中表示必须确保中美之间的“竞争不会脱轨成为冲突,我们还必须负责地管理竞争。这是美国所希望的,是我们意图做的。”。他还说:“我相信,这也是世界希望我们两国做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这场会晤达成的共识以及习近平主席的主要活动体现了习近平主席最近多次指出的: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
习主席利用这次访问的有限时间,除了出席APEC峰会外,还同美国的工商界人士、地方官员和其他友好人士进行了会面。这意味着中国的对美外交不局限于对美国联邦政府,而是在更多的层面同时展开,这种趋势可能成为未来中美关系的新的增长点。
这次双方达成的共识也说明了这一点:从明年初开始,双方将大幅增加航班,扩大教育、留学生、青年、文化、体育和工商界的交流,我想这是两国人民都欢迎的事情。
第三,这次峰会达成了一系列的共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国军事沟通的恢复,更确切地说是“有条件地恢复”。
中方的通报是这样表述的:两国将“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恢复两军高层沟通、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开展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其实,“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就是条件。
众所周知,中美两军交流是去年佩洛西窜访台湾后中断的,美方对恢复交流一直显得很迫切,因为它既想保住一个超级大国似乎可以随意“闯荡”亚太的“面子”,又想保住万一因擦枪走火狼狈不堪而可能失去的“里子”。现在双方都愿意适度缓和一下双边关系,并有条件地恢复军事沟通。我想如果这一先决条件不复存在,那么这种沟通也可能再次中断。
第四,在台湾问题上,中国领导人告诉美方,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中方重视美方去年在巴厘岛会晤时作出的不支持“台独”的承诺,并希望把这种表态变成具体行动。中方这次还明确提出了希望美国“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的要求。习近平主席还坚定地告诉美方:“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
尽管美方的通报中有意淡化台湾问题,只说拜登强调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以及“美国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美方还“呼吁中国克制在台湾海峡及其周边地区使用军事行动”,但习近平主席所说的“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台湾资深的两岸关系专家赵春山在中美峰会后撰文表示:两岸实力、中美实力对比已经出现了大变化,“不统”的现状已经成为过去,台湾未来要面临“促统”的问题。大陆对台政策会配合第二个百年目标,台湾“选后”大陆对台工作重心会变,无论是谁上台,都会面对大陆“促统”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他的这番话还是颇有见地的。
台北市区夜景(资料图/新华社)
综合来看,在这次旧金山峰会之前,种种迹象显示中美摩擦确实迈入了高风险红线区间,彼此都认为需要适度缓和一下中美关系,这场峰会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这一目的。随着中美关系氛围有所改善,中日两国领导人也在旧金山会晤。随后中日韩外长又在韩国釜山会面,整体气氛有所改善。从欧盟领导人最近访华时的言论来看,欧盟对中国的态度,也有一定的积极变化。
当然,我们一定要看到中美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多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美西方领导人“说一套做一套”“出尔反尔”等陋习难以改变,明年美国要进入大选年,所以中美关系乃至中西方关系还会面临许多新的严峻挑战。
不久前,惊悉美国前国务卿百岁老人基辛格先生去世。我1985年作为翻译陪同一位中国领导人访美时曾见过他。当时中国领导人请他谈谈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他说,“你们太客气了,你们是来自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国家,请你们先谈吧。”
基辛格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国际政治人物,因为他捍卫美国利益不遗余力,但他对中华文明的特点有所了解,这使他与众不同。他说过,人类的命运取决于美中两国能否和平相处。他呼吁美国政府不能与中国进行“无休止地对抗”,处理地缘政治问题需要“尼克松式的灵活性”。
他比较西式思维和中式思维,认为西式思维更像下象棋,中式思维更像下围棋。下象棋敌我战线分明,将死对方就是胜利,而下围棋则更需要通盘考虑,整体思维,不计较一时得失,而是耐心地布局“筑势”,最终形成不可逆转之势而胜之。
其实,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融“围棋思维”与“象棋思维”于一体的“文明型国家”,长线“筑势”与短线“成事”相辅相成,动态平衡,这一切使中国全方位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总是那么有看头,那么精彩纷呈!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热门评论 2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24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全部楼层顽石中国己经第一大工业国了,西方国家己经树起贸易保护的大旗,进入他们的市场越来越难了。而我们的产能明显过剩了。那么必须给产品找销路了,西方国家不让进,第三世界国家又太穷。消耗不了我们的巨大的产能,那么就有必要,借给他们钱来发展了。类似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又比如本子对华低息贷款,实际都成功的扩大了美日的商品的销售。那个时间段,美日经济都是高速发展的。选取一些对华友好国家,大量提供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扩张工业的产能输出,从规模上产生效益,进而提升产品科技水平。国家经济再迈一个大台阶,也非不可能。国富民穷,这种经济上再大的台阶又有何用?
- 中国人不可能捂住美国反华政客及黑媒的嘴,但它们一样不能捂住世人的眼睛,是非黑白终有公论
- 京津巡阅使经济增长从10%以上降到5%,这是事实!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己经第一大工业国了,西方国家己经树起贸易保护的大旗,进入他们的市场越来越难了。而我们的产能明显过剩了。那么必须给产品找销路了,西方国家不让进,第三世界国家又太穷。消耗不了我们的巨大的产能,那么就有必要,借给他们钱来发展了。类似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又比如本子对华低息贷款,实际都成功的扩大了美日的商品的销售。那个时间段,美日经济都是高速发展的。选取一些对华友好国家,大量提供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扩张工业的产能输出,从规模上产生效益,进而提升产品科技水平。国家经济再迈一个大台阶,也非不可能。
- 全部楼层北风之神1941应该推出中国特色的GDP统计标准,要按这个标准,我国的经济体量已经是美国的3~4倍了我们可以努力超过美国的各个方面,但能超过它的流浪汉数量吗?
- 全部楼层北风之神1941应该推出中国特色的GDP统计标准,要按这个标准,我国的经济体量已经是美国的3~4倍了我们可以超过其他各方面,但能超过它流浪汉的数量吗?
- yp魚儿我很同意林毅夫先生的一个看法,就是当我们的GDP是美国的两倍的时候,很多问题都解决了。
美国的GDP不会让你轻而易举地让你两倍的,他千方百计地会把一切可以统计进的都会算他的GDP,包括流浪街头的流浪者的一席之地都会算作房地产统计过GDP内应该推出中国特色的GDP统计标准,要按这个标准,我国的经济体量已经是美国的3~4倍了 - 如若看上去体型差不多,熊猫是实心的,鸟类是空心虚胖的
- 全部楼层康泰需求肯定有规模,有房的很多是老破小,这些改善需求规模庞大,还有每年几百万结婚的需求,有人痛恨房地产,但不能无视房地产一定是重要产业,一直都是,衣食住行是不可或缺的。是的,其实如果把房地产这个点作为撬杠,去撬动房地产的上下游行业,其产生的经济促进作用是巨大的,税收也是极其可观的。
但是现在的局面是不愿意剥离与之挂钩的土地财政和房产金融这两个环节,因为这两个环节获利是最直接的或者说获利途径是最短的,获利额也是最高的。就因为现在死抓着这两个点不放,搞得上下游行业生不如死。
做生意的人都明白三个道理:
第一个道理是你永远不可能把所有人的钱都赚到手。
第二个道理是产品要有引流的、有拴客的、有盈利的。
第三个道理是要有保现金流的(比如无利或者低利保现金流)业务、要有撬动利润的(比如垫资做账期)业务。
就当前来说,房地产最适合去做引流功能,引资金流投喂上下游行业。房价下浮到一定程度后(比如最高不超过当地月平均工资的一倍)政策干预控涨止跌是最好的方式;哪财政收入从哪里搞呢?从上下游行业的税收和产业增量里搞。
另外提升住宅产品的性能、功能是当务之急,提升产品的居住体验感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从目前出台的政策看,这个方向已经起步,但还不够。 - 要全面提升中国人民生活质量,在事实面前西方自然无言,,,,,
- 全部楼层酱香老腊肉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有主因有次因有衍生因;但有一点是众所周知的,对居住房产的需求度,一直都是旺盛的。需求肯定有规模,有房的很多是老破小,这些改善需求规模庞大,还有每年几百万结婚的需求,有人痛恨房地产,但不能无视房地产一定是重要产业,一直都是,衣食住行是不可或缺的。
- 全部楼层康泰你还是高估了中国人购房的理性水平,实际情况是中国人购房一点没理性,越是涨价越是急于买,越是降价越是观望,其实很多地方房价一直在降,但成交量并没有反弹,说明什么?最理想的市场状态是价格合理、成交活跃,但事实呢?为什么现实往往偏离设想?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有主因有次因有衍生因;但有一点是众所周知的,对居住房产的需求度,一直都是旺盛的。
- 全部楼层酱香老腊肉解决房地产的问题有难度,但并没难到解决不了的境地。
要是想救地产及上下游产业链,那就只能死控房价(控涨不控跌),控房价的首要措施就是控地价和与开发房产有关的各项规费税费。地产有了生命力了,其上下游产业也就有水喝了。现在二手房挂牌量与日俱增,但仍旧有一定数量的成交,成交的基本都是卖家在售价上做了“退步”;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只有价位不接地气儿的房子。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并不是真的想救房地产和关联上下游行业,而是打着救房地产之名及救关联上下游行业来拯救土地财政以及与房地产有关的金融体系。
这很不体面。你还是高估了中国人购房的理性水平,实际情况是中国人购房一点没理性,越是涨价越是急于买,越是降价越是观望,其实很多地方房价一直在降,但成交量并没有反弹,说明什么?最理想的市场状态是价格合理、成交活跃,但事实呢?为什么现实往往偏离设想? - 全部楼层曾在异乡为异客你大概是这辈子没见过美国的房子啥样吧?他是大脑去过,身子没去过
- 全部楼层钱塘潮你说的房地产带动的什么装修,家具,材料,钢铁之类,是谎言,一个房子200万,最多有40,50万变成了这些所谓的装修家具,大头都是土地出让费和各种税费,恰恰是房地产占据了太多的消费,才让装修家具材料之类的起不来,我们的房子品质很差,装修水平本来就很低的,别说美国欧洲,就是香港的房子装修也比大陆好得多。
如果你的房子200万里面,降价一大截下来,那么就可以有100万来拉动装修家具材料之类,那才是拉动经济发展呢,到时候我们的房子都可以全部外面大理石贴面,房内花岗岩地板,都改为现代装修才是最好。中国房子质量很差?难道钢筋混凝土的房子不如木制的?你看看国外有多少封闭、全面绿化、配套完备的小区?国外住宅都是大理石面、室内花岗岩地板?你是没去过外国人的家吧? - 经济增长从10%以上降到5%,这是事实!事实胜于雄辩!
- 主持人说读懂世界,读懂中国,那么是不是也换一批专家来读一读世界,读一读中国呢?像温铁军、马光远、吴晓求、李纪鹏等等,也让那些不仅能向外看,也能向内看的专家们说说话。赞歌唱多了就会掩盖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好处的。家有诤子,其家不败。国有诤臣,其国不亡。
- 全部楼层缪斯的狂想曲全球谁的日子都不好过,G7、印度和韩国肯定比我们更不好过,谁不是在咬牙坚持?你觉得悲观失望,更多的是今年拜登专门拨款83亿美刀,让章家敦重新出山,带着网络水军在中国在全世界网络里,铺天盖地全方位无死角输出“中国即将崩溃”,今年是“中国崩溃论”20年来喊得最多最响的一年,谎言说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长年累月天天这么喊,总能吓倒定力不够、意志力不够的一些人。我们是具体企业上班的,具体感受,不是网络专职看客,今年比开放前差,明年也不看好,有一份稳定工作都是奢望,我昨天还阻止一个同事离职,明年可以预计有更多企业倒闭。创造就业对人民是头等大事
- 谁对“评估机构”进行监督?
- 全部楼层文华秋实但凡有正常思维的人都可以深刻感受到,是谁在挑战谁?是谁在害怕别国的崛起?是谁在不择手段的打压、诬陷、恐吓?当然,跪舔、恨国的人不算他这条评论我知乎上看过的,是一个来自台湾的网友(长期居住居住大陆的网友写的,他只是把这段文字粘连过来观察者网)的评论。
- 全部楼层文华秋实美元加息,你说的一切就都有了,只是,这种损人利己的手段会永远有效吗?你应该再耐心点有人说美国渡过了难关,不知是真是假?
-
李强在甘肃青海灾区检查指导受灾群众过冬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2023-12-24 07:12 -
澳门特区政府捐款三千万澳门元
2023-12-23 22:04 地震 -
反中乱港组织公民党明年3月正式解散
2023-12-23 19:43 香港 -
国家新闻出版署回应了
2023-12-23 18:19 政策风向标 -
贵港纪委监委成立调查组
2023-12-23 17:23 基层治理 -
东风集团原副总经理退休六年后被查
2023-12-23 16:13 廉政风暴 -
全球首创工艺!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成功点火
2023-12-23 15:41 -
自然资源部:卫片监测是辅助,不能直接作为处罚依据
2023-12-23 15:20 基层治理 -
河南考古新发现:中原礼制或在龙山文化中晚期形成
2023-12-23 15:13 考古 -
钟南山:不主张长期戴口罩
2023-12-23 15:00 -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启航,开启试运营航次
2023-12-23 14:06 -
爱尔眼科被曝贿赂公职人员,当地纪委回应
2023-12-23 11:09 -
网传广州“限制外卖”?官方回应
2023-12-23 09:34 -
一次性清退2263名学生,高校回应
2023-12-23 08:37 中西教育 -
2024考研今开考:438万人报名,三年来首次下降
2023-12-23 08:37 中西教育 -
东方甄选:对公司品牌及声誉管理不善,孙东旭已辞任非执行董事
2023-12-23 07:53 -
“因年龄原因,郑强不再担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2023-12-23 07:53 -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
2023-12-22 21:08 观网财经-宏观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23-12-22 19:0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受贿超8373万,刘宏武一审被判15年
2023-12-22 17:10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欧盟又“软”了,推迟反制美国关税 评论 84不顾一切制华,特朗普政府里的最大吹鼓手就是他 评论 65“领先优势惊人:澳大利亚干一年,中国只要两天” 评论 95白宫找新茬:美联储“奢华翻新”,鲍威尔大有问题 评论 911我女儿就是这样的,开口闭口就是被资本作局,动不动就说父母没托举评论 207 赞 362与外国人偷情有损国格?大连工大开除女生值得商榷!评论 114 赞 63印尼的豪赌大溃败,给全世界提了个醒:中国行我也行,纯粹是幻觉评论 111 赞 794李X莳的瓜,让我震撼到了…评论 107 赞 105律师称李某某隐私被泄露是受害者,学校不能通过开除来平息舆论,你怎么看?评论 96 赞 17一发瘫痪一个城市!中国公布新型神秘炸弹,是专门为谁准备的?评论 75 赞 168张靓颖:被骂擦边,也不装了评论 70 赞 79赞中山大学等走出高考改革第一步评论 58 赞 210同一款摩托车,大陆卖的价格是台湾的一半评论 40 赞 5最新闻 Hot
-
欧盟又“软”了,推迟反制美国关税
-
黄仁勋:中国军方才不会用美国芯片,人家有这能力
-
特朗普:将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导弹,欧盟付钱
-
美国有人急了:“美国之音”退出,中国观点要主导世界
-
“日本以为跟美国关系很特殊,但对特朗普来说还不够”
-
美方就台海问题施压,澳部长给拒了
-
港大男生用AI制作700多张不雅照,20多名受害人包括老师同学
-
伊媒披露总统遭以色列暗杀细节,腿部受轻伤
-
马斯克喊话特朗普:说真的,公布得了
-
中国朋友圈越来越大,西方有人慌成这样
-
“领先优势惊人:澳大利亚干一年,中国只要两天”
-
白宫找新茬:美联储“奢华翻新”,鲍威尔大有问题
-
马克龙“强烈不满”,欧盟准备报复
-
伊朗表示正在考虑美国重启核谈判的提议
-
“台海出事你们会咋办?”遭美方逼问,日澳不买账
-
冯德莱恩回应:不排除对等反制
-
美国的GDP不会让你轻而易举地让你两倍的,他千方百计地会把一切可以统计进的都会算他的GDP,包括流浪街头的流浪者的一席之地都会算作房地产统计过GDP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