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系列| 陈文玲:持续走低+不确定性,2024全球经济面临哪些冲击?
最后更新: 2024-05-09 05:42:57自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成为世界经济热议的话题。在全球化退潮、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如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顺畅稳固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对于2024年的世界经济来说,不仅有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这些持续性问题,还面临着“超级选举年”这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一旦特朗普重新归来,会对全球经济带来哪些冲击?在“去美元化”浪潮兴起、美联储政策预期转向的当下,全球资本会流向哪里?又会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陈文玲在接受“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系列对话时从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谈起,对中国经济下一步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系列,是观察者网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联合推出的重磅访谈节目,邀请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从房地产、地方债、乡村振兴、金融强国、高质量发展等诸多领域前瞻并建言2024年中国经济,敬请关注。
【访谈/观察者网 王慧 整理/房佶宜 林琛力 编辑/周小婷 朱敏洁】
观察者网:2024年是“超级选举年”,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范围内将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选举,覆盖全世界近一半的人口和近50%的经济总量。再加上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还在持续,这些地缘政治风险和区域性战争等问题会对2024年世界经济造成多大影响,您对今年世界经济的增速有什么预期?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陈文玲:2023年世界经济就不太轻松,俄乌冲突还没结束,10月又爆发新一轮巴以冲突,2024年这些因素都还在。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3年的预测,未来5年世界经济都会低速增长,2024年会下降到2.9%【注:最新调至3.1%】,比最高位时的平均3.8%(2000-2019年)低了约一个百分点。这背后不只是一个百分点的问题,关键是整个世界经济处在极度不确定和极度脆弱中。
第一是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俄乌冲突造成沿俄罗斯、地中海、里海的物流中断,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巴以冲突也正在越来越大地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红海是通往阿拉伯、以色列和欧洲的一条运输大通道,是商船必经之地。这条通道被战火覆盖后,很多商船不得不绕道南非好望角。影响最大的是运费,走红海通道,一艘商船运费是1400美元,走好望角就上升到4000美元以上,涨幅近三倍。加之中东是世界能源的主要基地,所以能源价格也处于不确定中。
第二是大选的不确定性。2024年,有76个国家及地区进行大选,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大选。现在美国大选形势似乎明朗,但仍存很大变数。根据民调数据,外界判断上一任总统特朗普上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特朗普最大的个性就是不确定性,当然也有确定性的一面,作为商人,他对贸易、关税和“让美国再次伟大”看得非常重,但执政政策时时在变。
俄罗斯大选,目前局势比较明朗,但影响仍旧不小;欧洲议会选举,人员更迭,势必给欧盟带来影响。
印度大选,莫迪获胜的可能性较大,他最大的决心是未来几年印度做世界第三,打造制造业强国。印度已经超过曾经的宗主国英国,未来三年如果再超过德国、日本,就成为世界第三,整个南北关系又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大选给世界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还包括可能会出现若干个类似特朗普的领导人,或是在经济上实行颠覆性政策的民粹主义人物。就像阿根廷总统米莱上台以后,出的招令世界猝不及防。
第三,全球货币政策可能会出现较大调整。特别是在全球储备货币和贸易结算货币占比较大的美元。2024年美元的货币政策转向是确定的,但转向的力度、速度以及转向之后对世界金融市场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所以我认为今年世界经济总的特点,一是走低,二是不确定,三是还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黑天鹅”和“灰犀牛”。
观察者网:您刚刚提到了美国大选,不知道是特朗普还是拜登上台,您觉得哪位胜选的概率更大?哪一位上台对中国的不确定性更大?
陈文玲:我现在一般不太议论这个问题,特别怕美国人说中国干预美国大选。作为一般老百姓可以评论一下,但是从观察者网传播出去的影响力太大,很容易被说中国某位有什么背景的学者说,支持特朗普上台,或者支持拜登上台。
特朗普和拜登的共同特点,一是年龄偏大;二是对华政策的战略方向一致,只是战术和打法不一致;三是他们的对华战略都走在了错误的道路上。所以不管两位老人谁上台,我们对老人都很尊敬,但是不赞成这两位老人的做法。
首先,不能把美国利益凌驾在全球利益之上,用“美国再次伟大”“美国在科技上要领先世界两代”等话术来打压其他国家,用美国的高关税政策来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其次,作为美国总统,要对全世界负责,而不是制造战火、拉偏架或是煽动颜色革命颠覆其他国家。大国的责任是维护世界和平,不能当军工复合体的代言人。
虽然发动战争锻炼了美国的战争能力,让新式武器得到了实验或应用,推动美国的军事工业发展,但这是把其他国家当成棋子,让整个世界处在动荡之中。对于一个大国领袖来说,这种行径不符合大国领袖的基本风范、基本道德水准以及基本价值判断,应该被时代唾弃。
最后,不管谁当美国总统,现在美元仍拥有准国际货币的地位,美国的货币政策和宏观政策一定要和其他大国保持协调。但美国为了本国利益,没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将通胀从9.1%降到3%,但是把债务涨到了34万亿美元。
当地时间2020年9月29日,美国俄亥俄州,拜登、特朗普参加电视辩论。图自视觉中国
这样看来,拜登比特朗普更“伟大”。他今年把军费提高到8860亿美元的历史高点,此前通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法案》,承诺未来要投入几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还有《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和科学法案》,分别要拿出4300亿美元和2800亿美元。稍微掰掰手指头算一算,这些就有十几万亿美元了。
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有一个国债钟,一开始设置的最高限额是10万亿美元,2008年爆表后增加了两个数位,现在上面的数字已经达到34.1万亿美元了。美国财政部长 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讲的非常符合美国实际,她提出美国应突破债务上限,在2033年国债达到51万亿美元。以拜登目前的速度,我觉得可以实现,甚至可能更高。
拜登通过借债,让很多人产生一种“美国经济软着陆”的错觉。美国现在虽然解决了就业问题,压低了通胀,制造业正在回流,看起来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但结合债务和通胀水平来看,我觉得这是一种虚假繁荣。
如果美元不是处于准国际货币的地位,就不能通过国债在世界上流通,不能在市场上购买。当美债发得最多时,美联储就成了最大购买者,曾经占到美债增量的60%。但是美国已经将问题转嫁出去,用7万亿美元的债务(注:2021年拜登上台时,美国国债累积约27万亿美元,至2024年已突破34万亿美元),解决了美国的经济问题。用美元去增加军费,用美元打科技战,这有什么光荣的?
过去这几年美元利率上升了11次,最高达到5.25%-5.5%,用这么高的利率、这么高的债务来支撑美国的这些经济数字,这个基础牢固吗?美国也有很多学者对其国内经济有很客观的看法,对美国经济潜在的风险很担忧。
去年9月我去美国访问时问美国人,美国的财务成本到底是多少,他们说已经占到财政支出的18%。美国经济潜藏着非常大的危机,包括债务危机、通胀,也包括几千万人没有医疗保障等等。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热门评论 8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89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与大多数人的看法不同,2024年美国不会降息,将仍旧维持现有利率不变。这是因为,美元现在的地位不稳了,如果降息,更多人将抛弃美元,美元贬值的结果将是带来更高通胀。
- 为世界提供第二选择,华为用一己之力为世界各国提供高科技产品的第二选择,很了不起;
这是动摇西方霸权的根基。 - 云淡风轻99根据已知的信息,美联储加不加息,跟通胀无关,跟美国政府大幅举债一样,都是收割全世界财富的手段。我们的金融理论解释不了现实的问题,就应该多想想是不是理论对不对,而不是想都不想就说人家错了。像戴高乐,人家也不废话,直接出手买黄金攻击人家的体系,人家也就不装了。
金融运作得好不好,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这个市场有个怪现象,欠了一大堆债的,像个没事人一样。而债务情况良好的,搞得全社会脸红耳赤。我们的金融理论应该与时俱进,不应该死抱着旧思想不放。真出了问题就要面对现实,才能够真正坐下来寻找解决方案。我们的一切,包括金融运作,始终都要为了人民,而不是为了场面好看,或者什么虚无缥缈的大国博弈。
至于什么制裁不制裁的,只要全社会就业情况良好,安居乐业,其实并不重要。你开篇第一句是问题的实质! - 全部楼层沧浪浊水谈话的时候,错误在所难免,不应苛责。
例如你自己的回复里面就有错误,“涨幅”是一个百分比,你又说“涨幅应该是4000-1400=2600美元”,也是将涨幅跟涨价的绝对值混淆了。是的,谈话中在所难免 - 美联储降息是必然的,只是时间点的问题。高息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致命的,意味着政府、企业、个人的债务成本超高,美国政府每年债务利息支出近万亿美元,不堪重负,企业和个人也是一样,并且会导致贷款量下降,银行为了维持经营甚至可能降低贷款利息最终导致存贷利息倒挂,那种情况下,存款就能发财,谁还会去投资?从国际经济的角度讲,高息导致全球美元短缺,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这就是去年全球贸易下滑的关键因素。
- 关于世界经济,好容易有个严肃的学者给个官方背景的解读,真正有价值的阅读,推荐。
观网加油,这也是我持续关注贵网的原因。 - 胖咪子不是说美帝一直在砸自己的脚吗美帝不砸自己脚,咱们老早就输了!美帝就像晚明,活活把自己作死的。
- 陈老师的CPI和PPI解释的不错
- 另从题目看,建议也不要固步自封走入保守被动路线,要从毛主席非对称博弈对抗理论出发,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坚持以打促和、并以斗争手段为主!拉打结合、促进其内部矛盾激化,分化分裂地方阵营,各个击破!
- 不是说美帝一直在砸自己的脚吗
- 岁月如歌7361“走红海通道,一艘商船运费是1400美元,走好望角就上升到4000美元以上,涨幅近三倍。”
——《十万个为什么》第一册就有的知识点,居然这位专家不懂?小学四年级的语文和数学都还给老师了吗?
所谓“涨幅”,意味着比原来涨价的幅度。原文中运费的涨幅应该是4000-1400=2600美元。用倍数或者比率表示,则应该是:涨价比率=(4000-1400)÷1400=1.857倍=185.7%。
正确答案应该是:涨幅近两倍。谈话的时候,错误在所难免,不应苛责。
例如你自己的回复里面就有错误,“涨幅”是一个百分比,你又说“涨幅应该是4000-1400=2600美元”,也是将涨幅跟涨价的绝对值混淆了。 - 全部楼层河豚众所周知,一艘商船如果运费才收4000美元,它连一名清洁工的工资都支付不起。为啥出现这样文字,说明这类研究员的资料是来自媒体的,而且引用时不经大脑思考!🤭🤭🤭口语化表达时,往往没那么严谨,可以理解的。
你平时难道就没有打字打错过? - 不能产生价值的所有货币,都是废纸。(包括金融价值)
- 达瓦里氏洗盘美元的地位来自于美军。如果美军现在和大国碰一碰,就会像当初日不落帝国的终末之战一样,刚开始大家以为不可敌,打过才发现是纸老虎美元的地位来自于美军,还有美宣,低成本的美宣才是最大的威胁!
- 全部楼层河豚众所周知,一艘商船如果运费才收4000美元,它连一名清洁工的工资都支付不起。为啥出现这样文字,说明这类研究员的资料是来自媒体的,而且引用时不经大脑思考!🤭🤭🤭一个集装箱的运价。没表述清晰,大家明白就行
- “当其他国家觉得中国的东西已经实现了超越、自己有了第二选择的时候,你那些几纳米的产品将来就是废品和库存”!
——完全正确!! - 最主要的是独立自主
- guan_15863104422741假如中国有勇气敢与老美打一仗?你看它是不是还能在地球上活下去?这需要毛时代的勇气、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善之善也。有的时候不撕破脸,比撕破脸更让对手难受。
- 弦歌雅意陈教授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是学界的女中伟丈夫!注意用词,不要太过。 - “三是他们的对华战略都走在了错误的道路上。”胡扯!别人永远是错的,自己永远正确?
-
陷入“40万买院士”争议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今年都颁给了谁?
2024-05-08 22:03 -
习近平: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徐徐展现
2024-05-08 18:33 观察者头条 -
为防攀比,学校拟统购600元一双的运动鞋?校方回应
2024-05-08 17:06 -
福建舰首次航行试验现场视频来了!
2024-05-08 15:53 中国海军 -
年轻干部妄想赌球“一夜暴富”,巡视期间仍顶风作案
2024-05-08 13:40 廉政风暴 -
近月“第一脚刹车”!嫦娥六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08 10:20 航空航天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今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4-05-08 10:10 钓鱼岛持久战 -
广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秀隆被逮捕
2024-05-08 10:06 依法治国 -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2024-05-08 08:51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新型储能开启“黄金赛道”,直接推动超千亿元投资
2024-05-08 07:56 能源战略 -
有自媒体账号仿冒国安与粉丝互动,国家安全部提醒
2024-05-08 07:12 国家安全 -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
2024-05-07 22:34 两岸关系 -
警方通报:无业男子发表“辱华”言论并编造公职人员身份,已刑拘
2024-05-07 22:29 依法治国 -
云南镇雄致2死21伤案嫌犯已落网:被抓时手中还拿着矿泉水面包
2024-05-07 21:21 依法治国 -
中国央行连续第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2024-05-07 20:42 观网财经-金融 -
全球首次!中国团队利用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愈糖尿病患者
2024-05-07 18:05 -
云南镇雄警方通报医院持刀行凶案:2死21伤,嫌犯为一村民
2024-05-07 17:28 -
中国联通原总经理李国华一审被判16年
2024-05-07 17:25 廉政风暴 -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局长凌成兴被逮捕
2024-05-07 17:15 廉政风暴 -
云南镇雄发生一起恶性伤人事件,初步了解逾10人伤亡
2024-05-07 14:19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评论 5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评论 42两名以色列驻美使馆人员遭枪杀 评论 182贴脸开大!特朗普白宫“伏击”南非总统 评论 159CIA高官又上头:首要任务,中国 评论 1621关于银行存取款那点事评论 151 赞 662重磅!俄军A-100手搓18年宣告失败,美军放弃E-7A预警机!中国的机会来了?评论 143 赞 423“圣雄”甘地:印度永远无法摆脱的精神枷锁!评论 110 赞 1084两岸形势比50年代还危险,“台独”整天在那找死评论 106 赞 266日本世博会惊现密密麻麻虫群!场馆爬满虫子,游客吓到四处逃窜,有人被咬!评论 78 赞 97用大白话,讲讲鸿蒙电脑对国产替代的意义评论 74 赞 238驾驶:任务vs乐趣≈燕雀vs鸿鹄?评论 70 赞 59评论 | 整个国家“大赢特赢”,印度主流媒体有多疯狂?评论 68 赞 13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
82%→86%,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还在上升
-
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
“关键时刻,中国东盟谈妥了”
-
美高级官员:听了,但没完全听
-
澳总理还想访华,“这肯定是件好事”
-
“AI教母”警告:特朗普这么干危及美国科技主导地位
-
马斯克:中国实力不一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
-
“俄罗斯士兵渴望和平,但还想继续前进”
-
细节曝光:枪手装成路人,要求保安报警
-
贴脸开大!特朗普白宫“伏击”南非总统
-
CIA高官又上头:首要任务,中国
-
美国又来!这次是中国电池材料
-
“美方不切实际”,欧盟又写了一份
-
美商务部长坦言:特朗普也感到糟心
-
“彻底失望!进一步退十步,24小时不到就背弃我们”
-
另一方面,内部调整生产力,调整分配,根据生产潜力适当发行多种货币,抑制市场经济赢者通吃,多种保障措施,保民措施并行,打造中国+东盟+南美+非洲南部国家的南南合作内循环(各国也看到了中国这个奶妈的实力,愣生生把俄国奶成了欧洲第一.....)。
胜利将属于中国人民
胜利将属于被压迫的各国人民
金融运作得好不好,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这个市场有个怪现象,欠了一大堆债的,像个没事人一样。而债务情况良好的,搞得全社会脸红耳赤。我们的金融理论应该与时俱进,不应该死抱着旧思想不放。真出了问题就要面对现实,才能够真正坐下来寻找解决方案。我们的一切,包括金融运作,始终都要为了人民,而不是为了场面好看,或者什么虚无缥缈的大国博弈。
至于什么制裁不制裁的,只要全社会就业情况良好,安居乐业,其实并不重要。
——《十万个为什么》第一册就有的知识点,居然这位专家不懂?小学四年级的语文和数学都还给老师了吗?
所谓“涨幅”,意味着比原来涨价的幅度。原文中运费的涨幅应该是4000-1400=2600美元。用倍数或者比率表示,则应该是:涨价比率=(4000-1400)÷1400=1.857倍=185.7%。
正确答案应该是:涨幅近两倍。
是学界的女中伟丈夫!